本报特约评论员陈方
如此不顾真相地情绪发泄,恐怕只会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在信息盲点没有被扫清之前,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节制。不被舆论喧嚣所左右,你才能真正看清眼前的世界。
西安凤城医院“医生手术台自拍风波”仍在发酵。西安卫生局处理决定:对医院通报批评;医院常务院长被记过、留职察看一年;分管副院长被免去行政职务;麻醉科主任和护士长被免职,给予记大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所有参拍人员写出深刻检查,给予记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
不知道那些较初“围攻”医生自拍的网友,看到这样的结果是否满意?不过,随着“‘手术室自拍’医生:7小时完成高难度手术很激动”等新闻的跟进,舆论场里沸沸扬扬的声讨之声开始处于下风,为医生辩护的声音越来越多。舆情很快逆转,我们不得不做出反思。很多人较初炮轰手术台旁自拍的医生,只是出于“有图有真相”。照片里,手术正在进行,几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台前举起剪刀手合影。附在这组图片旁边的文字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拍照留念,如果手术台上是你的父母亲戚你还会这么做吗?”
没有太多的背景介绍,没有太多的信息沉淀。只因为现实中医患关系是一个沸点很低的词,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火花,它足以在舆论场里形成燎原之势。较初指责自拍的医生时,很少有人去追问他们为什么要自拍。是手术成功后的庆祝还是手术台上的“玩忽职守”?这个自拍的“点”背后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面”?
真相终归还是让炮轰者尴尬。医生拍照留念的原因一是手术成功;二是对使用了十年的老手术室做较后的告别。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考虑,喜悦与不舍也是自然的情感流露,纵然有暴露病人隐私等不妥之处,但炮轰者也实在不应该把他们推进道德洼地中。
大概从“微笑哥”杨达才开始,我们就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群体”在某个场合某个瞬间的举动与表情。“有图未必有真相”已是一个被人说滥的道理,但“误伤”的事情也从未停止过。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自媒体时代,网民们都成了“信息源”,而围观者又不愿认真去辨析“新闻”与“爆料”的区别。裹挟在断章取义的评论中,很多人又根据自己的喜好肆意宣泄着情绪。信息落差中,舆论场一再被搅动。
回顾这一场“自拍”风波,也有人为较初的炮轰者辩护,他们认为是现实中紧张的医患关系为炮轰者提供了发泄情绪的土壤。但如此不顾真相地情绪发泄,恐怕只会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在信息盲点没有被扫清之前,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节制。不被舆论喧嚣所左右,你才能真正看清眼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