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急救车“不救急”缘于公众急救知识匮乏

评论:急救车“不救急”缘于公众急救知识匮乏

    天津网讯  评论员 苑广阔  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及多家医院获悉,目前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中,70%-80%并不需要利用大医院的急诊资源;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只有15%-20%真正需要急救;因急救资源被大量占用,20%患者叫不到急救车(12月16日《新京报》)。

  一方面是医院急救车拉来的病人中八成左右并不需要急救,另一方面又有20%的患者在需要急救的时候叫不到急救车。对于这八成不需要急救而使用了急救车的病患来说还没啥,毕竟只是多花点钱而已,但是对于那20%需要急救却叫不到医院急救车的病患,问题就严重了,很有可能因为急救车不能及时赶到而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在医疗机构急救车和急救人员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有人滥用了急救资源,那么就会导致另外的人享受不到急救资源,这点不难理解。问题是如何能避免医院的急救资源被无谓地浪费,物尽其用。增加急救车、急救人员等急救资源,当然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但增加得太多,造成急救资源的浪费与闲置,也不是件好事。所以,还应该从患者的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些不需要急救服务却拨打了医院的急救电话,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自身医疗常识、急救知识的匮乏。按照医学专家和一线医护人员的说法,真正需要急救的病人,是突然发病的危重症病人,可能起病比较急,第二病情确实比较重,需要及时处理,否则的话就会危及生命,而这样的病人在医院目前接诊的急救病人中也就占30%左右。现实情况是很多患者胳膊碰了一下打急救电话,头磕了一下也打急救电话,医院的急救车和急救人员不忙才怪。

  所以,我们在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避免公众滥用急救资源,理性看病求医,多为其他患者的利益着想之外,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学校教育、包括由医疗机构组织普及医学常识和急救知识的活动等等,来向公众传授医学常识、急救知识。同时,还应该引导公众在家中准备一些必需的急救药品和器具,以便自己或家人发生危急情况的时候以备不时之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8081/
1
上一篇评论:让“学生考评”真正经得起“考评”
下一篇 评论:找回童年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