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你值几部iPhone6?

评论:你值几部iPhone6?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韩晓波  让一种完全由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制约人的自由,或者让人们去对它顶礼膜拜,这种现象叫做“异化”。人类的拜金主义思想,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异化”。

  12月4日,《南方周末》网络版推出了署名黄尚与陈之琰的文章《解放军单兵装备有多贵》。文中开篇第4段提出,“根据南方周末记者估算,眼下,一个解放军士兵在战场上的标准配置,只需2部iPhone6低配手机的花销就能购齐……”随后,“一身作战行头=两部iPhone6”这个话题便在网络中热传。4天后,《解放军报》官方微信头条发表《无知的抹黑——评“解放军作战行头只值两部苹果6”》进行反驳。

  南方周末记者所写的那篇文章,四下漏风,“硬伤”太多,暴露出了记者专业素养不够以及采访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等问题,为广大同行敲响了警钟。不过,本文所关注的焦点并不在这篇文章本身,而是“一身作战行头=两部iPhone6”这个话题背后所隐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态。

  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类早期是没有货币这种东西的,货币是从所谓“一般等价物”发展过来的。先民们为了满足各种生活需求,要频繁进行物物交换。为了让这种物物交换更公平和更方便,便使用“一般等价物”来作为衡量的媒介,比如用贝壳。一只羊换二十个贝壳,一只鸡换两个贝壳,一双鞋换四个贝壳,等等。那么用一只羊就可以换到多种东西,而且双方都觉得不吃亏。后来慢慢地,其他的一般等价物渐渐被金银铜所取代,因为金银铜有不会变质、便于携带、易于分割等突出的优点。这就是货币的来历。

  实物作为货币早已成为历史了,但是,变相的一般等价物,还是时不时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喜欢拿自己较喜欢、较看重的东西(金银何尝不是人们喜欢和看重的东西?)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比如,在战争或饥荒时期,往往写着“待遇:每月100斤小米”之类,因为大家那时候普遍把粮食看得较重。一个超级喜欢LV包包的时髦女郎,在看到一辆高级跑车或者一款名表的时候,会在心里暗想,“这得顶几个LV包包啊?”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曾几何时,笔者每每看到一双鞋或者一件外套的价钱时,心里总在计算:“这得够买几张原版CD啊?”更有甚者,某公在见到我收藏的那些唱片之后,惊呼:“这得够喝多少次酒的啊?”——虽说不是人人都爱喝酒,但在他的心目中,这是很重要的东西。

  再返回头来看iPhone6,事情就变得很有味道了。当今社会,“果粉”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阶层。也就是说,潜意识里把iPhone6当成自己“一般等价物”的人已经不在少数。把什么东西都折合成“几部iPhone6”,这种思维方式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当今世界上好东西有的是,怎么也轮不到一部手机来占据“较让人看重”这个宝座吧?就算行,那手机的品牌型号多得很呢,也未必就一定要臣服于iPhone6吧?联想到有少年为了买iPhone6而卖肾的,便知这种思维方式对“果粉阶层”的杀伤力之大。

  让一种完全由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制约人的自由,或者让人们去对它顶礼膜拜,这种现象叫做“异化”。人类的拜金主义思想,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异化”。现在,iPhone6的“异化”也明明白白地摆在了人们的眼前,真该冲那些“粉儿”们断喝一声: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值几部iPhone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7634/
1
上一篇评论:信经济学家还是信马云?
下一篇 评论:选美成秀丑 整治别袖手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