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赵睿 张雪飞 新闻背景:12月7日上午,4个外地人以打工无果、没钱买票回家为由,在重庆市沙坪坝三峡广场寻求资助时,被市民举报。民警调查4人时发现,这几个外地打工者,竟然是从南昌搭乘飞机前来重庆行乞,其中一人用的手机还是iPhone 6 Plus。——《重庆晚报》
大睿:我有个女盆友北漂六七年了,跟仨人合租个小单元,上下班挤地铁,晚餐经常街边小店一碗面打发,自己不富裕偏偏有个好习惯就是给乞丐零钱。我笑她不看新闻,有些乞丐都是职业的,人人都比她有钱,她就固执地认为,能放下尊严去行乞,这人若不是遇到过不去的大坎儿,谁也拉不下来这个脸。
小飞:是有这样的好心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受苦。我也遇到过,看上去特朴实的俩大姐,跟我说没吃饭,借十块钱吃碗面。我说钱没有,有俩面包给你们行么?结果人家扭头就走,我就纳闷了,面包不能当饭吃,非得要钱吃面么。对了,您朋友后来怎么样?
大睿:结果有一天女盆友带哭音儿给我打电话:人世间怎么一点儿真情都木有啊!我吓了一跳,细打听敢情有一天下班去吃饭时,她发现每天给钱的那个乞丐根本不瘸,小凉菜吃着小啤酒喝着,牛肉面还加了肉!伤人处在于,她要的面是标准型,不多不少,三块肉丁。
小飞:要真是老弱病残,恻隐之心动一动还无妨。但是有些四肢健全的人,一看坐一天还能有人给钱,这活儿太好干了,再有那些装可怜装到底的,手里抱的孩子也许都不是自己的,这涉及的可就不仅仅是骗点儿小钱的问题了。
大睿:善良的人太多,有人从中得到温暖,有人却把善良看作商机。这条新闻里的4个大小伙子,戴着戒指手表拿着苹果打着飞的来乞讨,堪称史上较豪华乞讨团队。我在想,除了道德谴责,这种性质的行乞,是否已经涉嫌行骗?是否应该有相关措施予以治理?
小飞:现在还没有相关法律定性这种行为,不过北京地铁曾经规定不许行乞者和卖艺者进入车站车厢,有人还对此表示不理解,说人家有行乞和卖艺的自由。但是行乞和卖艺已经影响到公共秩序,不禁不行啊。您看还有那些个抱着孩子穿梭在路口等红灯的车队里的行乞者,多危险啊。
大睿:对于那帮人,新报记者曾经追踪一整天,发现他们其实把行乞当作上班,早上结伴一块儿坐车来,晚上到点儿下班回到聚集地,买菜做饭哄孩子聊闲天儿。这篇报道见报后,许多人才发现自己心疼行乞者抱着孩子的善心善款,只不过是给人家发的工资。
小飞:是啊,老弱病残值得大家施以援手,但我们何必配合那些身强力壮佯装可怜的行乞者呢?
大睿:“富翁乞丐”早就是个社会问题,当不劳而获成为一些人的追求,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而对于我们来说,善心用得恰当而不是泛滥,起码能规避骗乞出手即得逞的问题。让他没市场,懒,就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