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平 近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中山大学开讲《我小说中的原型》,讲座较后,一位中学生“抢麦”直率提问:“老师要求看莫言小说,可是小说有许多性行为描写,如何看待性?”“谢谢你的坦率!”莫言有些尴尬地说,“建议中学生现在不要读我的小说,可以等到你长大结婚后再看。”
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不是什么新鲜事,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中就有多处性描写,《丰乳肥臀》《红高粱》中“少儿不宜”的内容或多或少也有所提及。对于涉性内容,有些是出于故事情节和文学线索的需要,让人物被刻画得更加细腻、有血有肉,有些是为了批判古代不良社会风气、纨绔子弟的斑斑劣迹。但这些露骨文字,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于身心无益。对名家著作中的露骨情节把握不好,恐怕会让小读者因“功力不足”而“走火入魔”。就像莫言所说,应该“长大结婚后再看”。
莫言很火,其名下的书籍也很热,但莫言也没想到他有着诸多少年粉丝。老师向学生推荐名家作品的初衷无疑是善意的,感受名家的浩瀚渊博,同大师级人物在阅读中携手同游,对智慧的启迪将大有裨益。但品读名家名作,还要有所筛选,唯名家是从的思维应该换换了。著作是否适合未成年读者,他们能不能正确理解,应该加以重视。正如莫言所说,“我的书的确是没有几本适合少年儿童读的,但可以读我的散文,写母亲的,写乡村风景的,写读书的……”名家名作遇到未成年人还要提前过遍筛子,把不适宜未成年人看的书目好好滤滤,悉心鉴别。宛如嗷嗷待哺的婴儿,大鱼大肉味道再好,即便压末碾汁,他们也无法食用。读书也是如此,名家妙笔生花,但题材、内容、语言并不一定适合所有读者,如何选出适合孩子的菜还要下点工夫。
读好书,不仅要选择符合自己年龄层次的书籍,更重要的是培养读书向学的心态,才能欣赏书中葱郁的景色。孩子们拾起阅读兴趣,当然是好事,但同时还需要老师推荐图书前品一品、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才能让孩子们既健康又“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