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 郝颖 为了壮大和管理社区志愿者,北辰区佳荣里启用了爱心积分卡,只要居民自愿为社区服务,居委会工作人员便会在个人爱心积分卡上记录5-15分。凭借累积的分数,居民能在小区的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在佳荣里居委会工作人员手里,存放着数十张爱心积分卡,每张卡片上的信息都十分详细。除了社区志愿者填写的姓名、电话和住址外,还记录了参加义务活动的日期、服务积分等内容,以及兑换物品的名称、扣除分值和积分结余。记者发现,这厚厚一沓爱心积分卡中,每张上都至少有10分以上的积分,较多的一张已记录满满一页,加起来近百分,但却并没有一条兑换物品的信息。
其实,这些卡片本应由居民自己保管,可大家谁也不计较积分兑换物品的事,所以干脆就放在了居委会。“社区志愿者把为社区服务当成一种习惯,很多时候大家默默无闻地做了好事儿却从不声张,像是帮空巢老人买菜,给楼道换个灯泡等等,也不会主动来居委会填写积分。”居委会的滕主任说,爱心积分卡从2012年底启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社区志愿者就从七八个人扩充到了现在的380多人。
爱心超市商品流通起来
与此同时,小区爱心超市里的生活用品也流通了起来,兑换出去了近千件物品。记者在超市里看到,货架上分类摆放了面粉、大米、浴巾、洗衣粉等生活日用品,而每个商品的价签上还特别标注了积分,根据商品各自的价值积分从5分到120分不等。此时,居民杨光义老人正来此兑换东西,他常年为小区里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小伙子理发,累积的积分兑换成生活用品后,杨大爷也都送给这个小伙子。这次,杨大爷兑换了毛巾、香皂和纸巾后,又是要往这个小伙子家送。“这孩子是植物人,卧床10多年了,他家里也不富裕,看着怪心疼的。”杨大爷说,自己帮助这个小伙子也是举手之劳。
“自从有了爱心积分卡,爱心超市也火爆起来了。”负责管理爱心超市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说,起初,超市里东西不少,但发出去的不算多。可如今不一样了,隔三差五就有居民来超市兑换东西,而且很多人兑换完东西就去送给小区的困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