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欢乐颂》华丽包装遮不住陈腐三观

[db:摘要]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于穆铭  故意撩开头发露出Chanel耳环、Marc Jacobs红色链条包不离手,就连出去跑步也要让镜头扫到脚上的“椰子鞋”,《欢乐颂》对名牌的歌功颂德,与《小时代》同出一辙,都是靠价格给人物贴上标签。但锦衣华服的包裹下,却遮不住它的陈腐三观:贫穷是原罪、拜金等同于奋斗,至于势利眼,则是通晓人情世故的代名词。

  果不其然,《欢乐颂》靠着富家女、海归高管以及小城姑娘、文艺青年、胡同公主的聚合,如同一面生活的“照妖镜”,将现实生活种种不堪瞬间放大,可这种自以为是的整体价值观的传递,却激起了正反两级的极端评价。有人赞它真实,认为现实生活不是乌托邦,过去电视剧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套路已经过时了。但是这种话乍一看又合理又能吓唬人,却经不起深究。这种所谓“真实”,带来的却是人物设定的摇摆崩塌,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女强人安迪,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女屌丝邱莹莹或者关雎尔,可能还会被贫困的家庭拖累,变成樊胜美,至于富家女曲筱绡,无数观众对着电视大声咒骂,心底却暗暗羡慕,幻想着有一天能摊上她这样的命。

  中国都市剧的一大问题是,把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误当成都市感。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看不到暖心的《老友记》,只能看到对《绯闻女孩》的粗鄙模仿。这类都市剧看似华贵,外壳底下包裹的其实还是小农时代的陈腐三观,女性表面看似是女强人,但三观往往停留在20年前。虽然立意是谈都市女性的独立气质,可片中“五美”无一不需要男性作为依靠。别看“女性当自强”的口号喊得嗷嗷响,终极目标还是吃到唐僧肉。

  这种负能量的价值观传递,带给观众的暗示不是奋斗改变自己,而是将希望寄托于取悦他人,换言之,《欢乐颂》无非是一部改换了时代背景的后宫剧。平等的友谊被分成三六九等,曲筱绡对安迪、樊胜美和关雎尔等人可以高高在上,任意诋毁,而合租三姐妹对富家女的挑衅,似乎表现得异常顺从,毫无“抵抗”。这样的厚此薄彼注定了《欢乐颂》不可能塑造出真正的现实。靠物质标签炮制的所谓真实,就像靠着魔法营造出一身锦衣华服的灰姑娘,午夜12点一过,立马被打回原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70702/
1
上一篇评论:摩尔定律其实是个欲望定律
下一篇 评论:对年龄造假必须“零容忍”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