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通讯员 王俐元 即时播报 为进一步提高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科学高效,日前,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就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分析了预报工作机制、信息共享、技术可行性等关键因素并达成共识,将从四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一是强化短期空气质量预报。在每日两次预报会商基础上,增加会商频次,形成全天候会商机制,精细把握局地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的污染时段和区域进行研判;遇沙尘、重污染及天气系统转型时,随时启动应急会商,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信息。二是完善中长期空气质量趋势预测。在逐周、逐旬预测基础上,开展月度空气质量趋势预测,提前把握可能出现的重污染过程。三是进一步深化环境气象数据共享。在现有环境、气象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畅通的信息共享机制。四是加强预报科技基础研究。针对季节交替污染形势多变及春季沙尘、夏季臭氧等特殊天气过程,开展专题研究,建立典型污染过程研究案例库,提高特殊天气预警能力。
气象条件是影响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市环保、气象两部门有着长期合作基础。2013年11月,两部门正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起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联动机制,在本市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引发重污染天气时,共同对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研判,联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信息,为改善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了准确高效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