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破解"血荒"难题需全社会发力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金学思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每年燥热的夏季往往是血站分外“萧条”的时节。今年,“血荒”来得甚至更早些。据报道,北京、北京、江苏、安徽、河南等多个地区的医院出现血荒,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50多个供血不足,一些医院甚至因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金学思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每年燥热的夏季往往是血站分外“萧条”的时节。今年,“血荒”来得甚至更早些。据报道,北京、北京、江苏、安徽、河南等多个地区的医院出现血荒,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50多个供血不足,一些医院甚至因为缺血停掉了80%的手术。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血贩子”却把明令禁止买卖的血液当成商品出售,一条由血贩子操纵的买血卖血的利益链条,养肥了年收入上百万的贩血头目。血贩子猖獗固然有法规尚不完善、“互助献血”制度存在漏洞、执法取证难度较大、利益驱使等原因,但究其根本仍在于在我国季节性、区域性缺血矛盾十分突出,平均人口无偿献血率有待提高。

  从全球来看,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献血率为4.54%,中等收入国家为1.01%;美国已高达6%,人口仅有两千万的澳大利亚一年献血的总人数超过了50万名。2014年中国人口献血率仅为9.5%。,2015年的目标则是10%。。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口献血率达到10%。-30%。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其中10%。是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下线。

  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座城市。2015年天津全年无偿献血17.4万人次,城市人口献血率达到了11.2%。,已经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在天津常住人口仅有1293万的2010年,全市无偿献血人次就已经达到了17.8万;5年间,常住人口增长了近300万,但无偿献血人次缺少了4000人次,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然而,真的是人们缺乏无偿献血的热情?未必。在大灾大难面前、在网络上的求援、善良的人们非常乐意伸出援手,情景令人感动。但在日常,人们往往会选择性忽略献血这件事情。如何将人们因突发事件激荡起的奉献精神,转化为理性、规律、科学的志愿行动,是未来无偿献血引导工作的着力之处。

  这一点,需要社会组织长期不懈的有效运作,社会舆论的持续宣传,以及政府机构的服务保障机制建设。从献血配套环境改善方面,献血的时间和地点能否更加便捷?而不是必须在8小时以内或是人流密集场所才能见到献血车。献血的场所、休息空间能否更为舒适、清洁?使献血者的心情得以放松,对献血的安全感增强。献血后续保障工作上,献血者血液的检测和使用情况,能否通过互联网手段及时告知献血者?对于献血者的精神奖励能否更具含金量?对于献血者今后的用血保障制度能否更加完善,“献血容易用血难、报销难”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方面均有进步和改善的空间。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无偿献血人次的提升仍有很大潜力;而为无偿献血者做好引导和服务,政府和社会组织也有很多工作可为。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的努力,才能使“血荒”不再,生命之源得以永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70150/
1
上一篇严厉整治网络直播涉"黄" 清朗网上空间
下一篇 天津航空首架A330宽体客机顺利抵津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