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兴起于发展迅猛的电子竞技行业,由于受众人群日益增多、需求加大,网络直播的内容日渐丰富,直播形式的辐射面也日益扩大。而在利益的驱使、监管缺失的情况下,网络主播私欲也日渐膨胀,导致制“黄”、传“黄”的活动趋于多变,网络淫秽色情现象甚为严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强调,在“净网2016”行动中,将开展对网络直播平台的专项整治工作。
净网行动一直在进行
近些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国家网信办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净网行动”。从整治关闭淫秽色情网站到整治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视听节目网站,再到如今整治网络直播平台,全国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及相关部门以互联网为主战场,锁定非法网站,探查微领域,盯重点、抓源头、切断利益链,采取网上与网下综合治理的方式,对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的犯罪行为狠狠打击,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网络环境,也从以前的混乱和无序,朝着理性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净网行动”没有休止符
“净网行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净网2016”专项行动如约展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不断保持高压态势,相关部门积极联动,持续对网络直播类平台进行全面清查。对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上传有害信息者,坚决落地查人;对允许或者放任他人在自己所有或管理的平台上制“黄”传“黄”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坚决依法打击。通过对违法主体的责任追究,特别是刑事责任的追究,督促网络直播平台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有力震慑网上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
扫黄打非要防患于未然
2016年,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2.0发展的大潮里,新兴事物将逐渐增多,未来,还将有更多诸如网络直播平台一样迅猛发展的领域。在网站和网民日益增多、日益活跃的形势下,不加强监管绝对不行。网络监管部门应将网络直播类平台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及时发现并制止涉“黄”涉“低俗”的网络直播,将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同时,为避免对直播平台和直播内容的监管被动,网络直播内容或节目策划必须事先通过审核,切段一切可能制“黄”传“黄”的根源。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虽然《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等法规、规范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和管理主体涉“黄”情节有明确规定,但对网络主播个人还没有明确的的管理规范。应尽快针对网络直播的特点,出台细化直播内容监管的新依据,制定管理网络主播个人及团体的新规范,让网络直播类平台和从业人员都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守住法律底线,守住道德责任感,共营一片清朗的网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