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宋学敏 五一小长假到了,出行旅游的人已多半在路上。交通拥堵,景区人山人海,这是很多人痛并快乐的事吧,而有一种添堵和煞风景已是老生常谈,那就是一些旅客的不文明。老生常谈还要谈,因为不文明行为不仅不体面,让公众堵心,闹不好肇事者还要被拘留,要被列入“黑名单”。
说到“黑名单”,《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实施一年多了,有媒体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7名游客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黑名单”。被“拉黑”的游客都做过什么?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7名旅客“黑名单”来看,其中12人的不文明行为记录均涉及“大闹航班”。除“航霸”游客外,对领队人员施暴、游客辱骂外国店员、因孩子超1.2米不购景区门票打伤导游、因攀爬雕塑造成恶劣影响等行为,也上了榜。仅是“空怒”“航霸”的行为就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让人大开眼界。被“拉黑”游客面临什么后果?不仅是出行出游受限,不良的信用记录还可能影响到贷款、考录等方面。还有一个附带的惩戒是,每到小长假、黄金周等节点,媒体都要把“黑名单”拿出来晒一晒以作警醒,想想看,名字、籍贯、不文明的举动赫然在列,接受广大群众的审视,是不是很丢人呢?
17名游客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黑名单”,很多人觉得远远不够,也有人从中生出侥幸,认为被曝光拉黑的几率太小,从而我行我素。的确,一年多才有17人被“拉黑”,相比不文明乱象是少了些,但人数不多却有警示和引导作用,几率再小,一旦被捉现行,对闹事者来说可就是百分之百了,切莫玩火啊。本来嘛,出游是个愉悦身心的好事,偏要给别人添堵,跟自己过不去,何苦呢,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