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0日,本报“记者跑腿”栏目刊登了《社区电改,价格为何有悬殊》一文。文中,关坡社区居民刘先生问:所居住的社区搞电改,一家要收费2700元,为什么其他地方电改只收500多元呢?记者跑腿调查,关坡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刘先生所居住的地方大多为存量违建房,并不具备电改要求,按电力部门要求是不予进行直供电改造的,因此需要用户自己出改造费来进行电改。由于那边很多线路都不符合电力部门的要求,电改不仅要装电表,还需要重新添置设备、铺设线路,这些额外的开支和人工费用需要大家来平摊。目前,相关部门正对此事进行财政收支审计,届时将会进行账目公示。

此答复在关坡社区引起强烈反响,多位居民认为不属实。为此,晚报记者前昨两日再次前往调查。
关坡社区居民代表邓继浒、罗光清等人介绍,关坡社区电改项目是2012年在广大居民的强烈要求下,经市政府协调,荆门供电公司申报,省供电公司批复,并免费直拨材料,荆门供电公司城南供电所具体施工,仅收取每户540元(两相电用户)或720元(三相电用户)“表箱费”(即入户的电表和电表箱等费用),而关坡社区实际收取了每户2400元(两相电用户)或2700元(三相电用户),社区有1000多户,多收了接近200万元。到目前为止,社区没有退还这多收的费用,也没用公开这笔费用的开支账目。他们很想知道:这笔钱究竟用到哪去了?要是没用,就该退还给居民。同时,居民们出具了《湖北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文件。其中第十九条规定,农网改造升级资金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封闭运行,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和滞留资金。资金管理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听完介绍后,晚报记者采访了关坡社区居委会书记兼主任常昌芝。她介绍,电改时每户交2400元或2700元预算费用是当初社区居民代表开会确定的,包括电表费、材料费、线路费、改造费、人工费等。其中两相电用户每户540元、三相电用户每户720元交给电力部门,余下的用于户外的线路费、材料费等开支。当时对这笔款设有专户管理,每一笔支出都由双喜街道财政所监管。目前,这些账目已交街道财政所。
对此说法,晚报记者昨日上午找到漳河新区双喜街道财政所。该所多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账目现在不在财政所,前年就已交给社区自己管了。他们说,在关坡社区成立之初,因其缺会计,财政所曾帮其做过账,但不管其账目,财政所作为账目监管部门,本不应为其做账的,这样相当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所以从去年起就不帮社区做账了。

随后,晚报记者采访了负责关坡社区农网电改施工的城南供电所。该所所长颜明桥说,关坡社区电改项目是2012年省里批准的农网升级改造项目,按农网改造规定,电网入户前的线路、变压器、施工费等所有费用由省电力公司出,入户部分主要包括接户线、电表和电表箱的费用才由用户出,其标准是两相用户每家出540元,三相用户每家出720元,由供电所按表收取,这笔费用是当时与关坡社区协商由社区统一代收后交给供电所的。致于社区收取的其他费用,与供电所不相干,供电所也不知情。
邓继浒、罗光清等居民代表说:关坡社区向住户们多收的近200万元电改费究竟用到哪里去了?期待社区早日公示收支账目。
记者 汪兵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