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宋学敏 昨天的人民日报“不吐不快”栏目,刊登了一篇批评国内医疗价格扭曲的文章。文章说,一位护士带着小狗去宠物店,看到价目表,心中颇不平静。例如,洗一次澡,小狗50元,大狗100元;网友晒了一张宠物医院的收费清单:专家诊费200元,远远超过了很多三甲医院的大牌专家。人的生命如此宝贵,而医生的劳动价值却如此低廉,实在不相匹配。给人看病不如给狗洗澡,充分暴露了国内医疗价格的扭曲。
给人看病不如给狗洗澡!这个“不亦快哉”的吐槽倒是切合栏目的名称,但文章拿狗跟人类比,总归是让人不舒服的,问题是这种类比不仅不当而且“不通”。比如,虽说拿狗当宠物养的不都是有钱人,可养宠物成本高,普通人可以选择不养,或者自家人给狗洗澡,不必花昂贵的洗澡钱,但人总是要得病的且不能自己给自己看,多半要上医院。而宠物医院的医疗费是市场调节的,跟有市场竞争但仍有公益性质的公立医院,不可相提并论。不能相提并论而强行类比,就会出笑话,难怪有人讽刺此乃“神逻辑”。
不过,尽管类比不当,但该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并不错——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偏低,尤其是技术价值被低估,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只有着力改革畸形的医疗价格,让医生堂堂正正靠技术吃饭,获得有尊严的阳光收入,才能让国家少花钱、患者多受益。只可惜因为不恰当的类比,引发大众吐槽,反而冲淡了文章的立意。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偏低的现状,早已被医护人员所诟病,即以挂号费为例,有医生调侃说,业内如雷贯耳的专家的挂号费较高才几十块钱,这真是白菜价了。那么,挂号费多高才真实体现专家的劳动价值呢?据一些医生说,差不多就是被黄牛炒到的数千元,只可惜没到专家手里。这当然有夸张成分。
医生抱怨劳动技术价值被低估,可是这跟绝大多数公众的切身感受并不一致,为什么他们还是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呢。魔鬼都在细节中,医疗服务价格虽低,但有“大处方”和各种检查费的过度医疗,在那等着呢。因此,破除药价虚高、改变以药养医,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枚硬币就是新医改。而这个工程一直在推进。前两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通过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进一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同时,也把改革红利进一步化为百姓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