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县工商局接到多名老年人投诉,称河北人韩某诱使高价购买保健品。京山县工商局查明,韩某和张某、王某等7人通过印发传单,每天发鸡蛋、面条、酱油、毛巾、羊胎盘胶囊、乌仲参胶囊等礼品的方式在京山县城吸引近500名老年人到某酒店听健康讲座,宣称其销售的羊胎盘胶囊、乌仲参胶囊是国家卫生部药品管理局批准的较高级的保健品,可延续人体健康生命。
后查明,其宣称2980元的排毒通络保健仪进价仅为430元,1760元的磁疗驼绒被进价仅为180元,1560元的养生玉碗进价仅为130元,8680元的床垫进价仅为420元,标价2380元的五行养生表进价仅为130元。韩某等人还在讲座中自称是陕西一食品有限公司代表,公司前来京山开展公益活动,而经查实,他们与该公司无任何关系。
京山县工商执法人员取得证据后,提请公安机关对当事人住所搜查,扣押、冻结涉案物品和资金。京山县工商局依据《广告法》,责令韩某等人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并处以罚款。随后,京山县工商局发布公告,已为受骗老年人办理退款436500元。

荆门市消费者委员会向老年消费者发布如下提示:
1、有病切记乱投医。老年人有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去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
2、免费承诺别轻信。老年人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要经得住诱惑。
3、专家忽悠不上当。老年人因有病在身,他们特别渴望专家、医生的指导,对他们的医嘱也深信不疑。但是,要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趁机向老年人推销高额保健品。
4、无效退款难实现。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或药品,不惜违反广告法,承诺保证疗效,无效退款。对此,老年人不要相信。
5、养生讲座不购物。小恩小惠把人引,彻底洗脑失理智,稀里糊涂把钱掏,成为无良商家骗取老年人钱财的三步曲。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6、“政策补贴”不可信。某些不法商家冒充国家卫生部的电话向家境贫寒又久病缠身的老年人直接打电话,慌称能为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进行欺骗误导。老年人不要为了获得所谓“政策补贴”而上当受骗。
7、保健品药品要区分。保健品对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广告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老年人要注意区分。
8、上门维修找对人。老年人家中电器坏了需要维修时,要向正规家电企业咨询和报修,切忌网上乱搜索,防止遇到冒牌维修。
9、面对诱惑防风险。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面对金融商家高利率诱惑,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受诱惑。切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