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黑牛城道两侧新八大里、解放南路以东、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文化中心周边、天钢柳林及海河沿线等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启动建设钢丝绳厂地块、水产供销公司地块等18个项目,加快推进全运村等27个项目,推动永利大厦、颐航大厦等10个项目竣工或投入使用,确保实现开工面积5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协调推进解放南路地区梅江道、桔林路等道路,黑牛城道两侧洪泽路、内江北路等道路,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崇江道、东江道等道路,天钢柳林地区鄱阳路、长湖路等重点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太湖路雨水泵站启动建设。
加快推进“窄路密网”规划建设,强化支路与周边路网衔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配合推进地铁4、5、6、7、8、10、11号线、文化中心地下交通枢纽Z1线工程建设,完善地铁站点周边交通接驳。增设黑牛城道南北向通道,推进新八大里地区4座地下结构空间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动新梅江39号地等公交场站建设。推动黑牛城道两侧道路景观、海河堤岸景观提升工程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河西
继续扎实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推动完成112个居住小区、206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以市节能改造指挥部批复为准)。建立完善改造工程竣工移交及后期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改造成果。
继续做好城市家用散煤治理工作。完成13个片区、5万平米的散煤治理任务,实现清洁能源替代率达100%。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推动解放南路地区、新八大里地区等重点地区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
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巡查频次,保持高压态势,巩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成果。
积极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和节水型单位,落实较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工作,确保完成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5个、节水型单位10家。
优化人居环境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扎实推进房屋征收工作。加快棚户区改造,启动科技大学片、造纸厂剩余平房片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工作。继续做好尖山八大里一期房屋征收的收尾工作。
集中开展污水外溢专项治理。继续推动污水外溢集中整治工作,计划翻修新建排水管道10公里,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提前完成改造任务,消除污水外溢隐患。
做好老尖山八大里环境整治工作。配合做好尖山八大里地区光明里、曙光里等12个小区旧楼改造,整修道路面积5.4万平方米,排水管道16.5公里,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搞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浏阳里社区居委会、玉峰花园社区居委会、体北道南侧社区服务中心、环湖南里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建设,新建改造建筑面积3473平方米。
实施教育布局规划,推动海河中学示范高中改扩建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加快新四中建设,推动新梅江地区、新八大里地区、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学、小学、幼儿园及纯皓家园、馨竹苑配套幼儿园等一批教育项目规划建设,改扩建师大二附小渌水道分校、天津小学,筹划建设北师大附属小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区档案馆改造升级,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动新梅江39号地河西区医疗卫生养老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建筑面积7.32万平方米。主动协调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推动数字电视大厦二期、肿瘤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
加强服务保障 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加强市政实施监管。加强占掘路及复路现场管理,确保道路正常功能。完成自管123条市政道路及12个街道里巷道路的日常养护,养护维修道路12.3万平方米。完成大中修市政道路6条,改造小区8个,完成排水管道疏通1003公里,掏挖各型井35.77万座,维修检雨井2146座,翻修排水管道502米,完成积水点改造10处。配合市水务局完成7条道路排水设施雨污分流改造。积极配合完成好三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维修改造道路49条。扎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加强供热管理。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支持,改造供热旧管网20公里。积极推动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号能源站及全运村项目供热配套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早动手做好供热设施管网维修改造调试,搞好燃气储备,确保按时、优质、稳定、安全供热。
推进高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剩余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提升改造,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用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