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张雪飞 天津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律研究中心日前成立,并举行“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法律对策研讨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倪春霞在研讨会上透露,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留守儿童问题已是我国重要社会问题。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一直缺乏数字。倪春霞表示,此前使用的都是估计的数字,民政部、教育部及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从而实现精准帮扶。
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有17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6102.55万。这一数字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样本数据推算得出的。我们都知道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但到底有多严重,只有从精确数据上才能看得出来。6000多万留守儿童,加上还有3600多万的流动未成年人,总数在一亿左右,大约占了全国3亿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3个未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留守或流动状态,这么庞大的群体,如果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和关爱,基层政府组织的关注也缺席的话,那么他们就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易成为当今社会治安的隐患,这不仅给社会也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危害。

留守儿童,被称为“有父母的孤儿”,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家千里去打工,留下孩子与老人相依为命。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亲只是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符号,在较该受到父母关爱呵护的年龄,这些孩子却被迫变成“孤儿”,心理上的孤僻,情感寄托上的空白,更遑论接受健康良好的教育。应该看到,留守儿童的背后,是地区之间不平衡、产业分布不均匀的发展状况,是亟待打破却仍然坚固的城乡二元壁垒,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发展的问题,同时暴露出一些公共服务的缺失和短板。留守儿童的底数要摸清,对这些问题更要做到心中有底,方能有的放矢。
当然,造成儿童留守或流动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涉及到户籍制度、社会转型、教育资源分配等多个方面。民政部开始全面摸底排查留守儿童的工作,这代表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着手解决,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精准帮扶,如何精准,精准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管理、鼓励成立为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来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