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中共荆门市委、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三区三中心”深入实施中国农谷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正式印发。《意见》聚焦“三区三中心”建设,确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三区三中心”的目标。
“三区三中心”是指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农耕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华中现代种业中心、长江流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推广中心,这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国农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意见》共27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中国农谷战略。坚持“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总要求和“一谷双核、多点支撑”的总布局,加快推进“三区三中心”建设。
办好4个节会
今年,我市将完成屈家岭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年底完成屈家岭遗址500㎡考古发掘勘探和保护设施建设;启动湖北文化创作交流基地二期、普云禅寺复建、屈家岭文化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完成博物馆主体工程;完成彭墩乡村世界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体验区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集农耕文明展示、生态旅游,以及乡土风情、现代农村风貌、新型工厂化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高标准建设盛老汉庄园、昕泰专业合作社、彭墩乡村世界、汇源农谷嘉年华、丁家冲休闲农业观光园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点)。精心策划开展农业节庆活动,高质量举办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亚洲赏鸟博览会、油菜花旅游节、紫薇花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今年,我市将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的合作,加快建立全国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组建职业农民培训学院,整合农业农村培训资源,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方式,围绕中国农谷主导产业培训2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编制全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CEO)发展规划,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导农民合作社聘用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人员,有计划地对种养能手、沼气工、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等各类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实施“八大行动计划”
今年,我市将运用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大力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农村改厕、土壤修复、农村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八大行动计划”,加快制订并实施专项行动三年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重点抓屈家岭核心区、彭墩“1+9”核心区、大柴湖以及竹皮河流域等片区。各县(市、区)将选择1-2个乡镇作为重点,实施整镇推进;各乡镇选择2-3个村作为重点,实行整村推进。
实现75个贫困村脱贫“销号”
今年,我市将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今年实现75个贫困村脱贫“销号”,1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6.03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加大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增收长效机制。驻村工作队为每个贫困村培植一个主导产业,引进一家产业龙头企业,建设一个光伏发电站。建立财政专项扶贫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用于扶贫开发的比例不得低于15%。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力争每年全市扶贫小额信贷达到1亿元。市、县财政设立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提高使用效益。
建设一批特色城镇
我市还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体系,每个县(市、区)打造2-3个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居住人群为中心,构建家庭住宅延伸体系,让更多农民在县城、重点镇、新社区、中心村就地就近就业安居。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落保护等工作力度,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乡镇(街道)、村落。坚持试点示范,市级今年重点抓好荆门—钟祥、屈家岭—京山、掇刀—沙洋3条新型城镇化示范带,以镇级市、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四化同步”示范镇、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城镇,争取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县、市、区将在城镇化带上选择1个乡镇试点,整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记者 戴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