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也许大批务工人员已经像“候鸟”迁徒一样,离开家乡出外打工;也许一些“候鸟”已经归巢,在家乡发展事业。到底是留在家乡就业,还是远赴他乡打工,成为众多求职者难以抉择的实际问题。那么,我市今年“春风行动”成效如何?求职者择业情况又如何?
近日,荆门晚报记者就我市2016年“春风行动”招聘情况向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了了解,今年“春风行动”,我市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密集安排了40场招聘活动。截至2月底,已成功组织2166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吸引12万余人次参加,达成就业意向39502人次。
分析观察招聘活动,可以发现,面对经济转型压力,今年我市的就业用工形势相比往年有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专业人才来者不拒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市部分企业受到冲击,正经历转型升级的调整期。在用工上,全市企业用工总量整体增幅放缓,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今年招聘会上,动辄招工上百人的企业减少。
据统计,今年“春风行动”提供岗位数增幅为9.1%,和2015年同期增幅相比明显下降;用工需求在百人以上企业60家,同比下降33%;需求普工4.8万人,同比下降19.2%。虽然部分企业用工需求下降,但其对专业技术人才还是呈现“来者不拒”的态势,但在有些岗位企业更倾向技术拔尖人才,只招好的、精的。在招聘活动中,各类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求贤若渴,使出了浑身解数,高薪资、高福利、广阔晋升发展空间等优惠待遇和利好政策频出,然而,社会上技能型人才紧缺,即使大幅提高薪资待遇,也难以招到合适人员,一些招用技术人才的企业总是频繁赶场。
返乡择业回归理性
随着网络平台的广泛运用,近年来,万人同赴招聘会的盛况已相对减少。但今年的“春风行动”中,多场招聘会均呈现摩肩接踵、人潮涌动的热烈氛围,吸引了大批求职者入场寻“伯乐”。在求职人群中,返乡者是主要群体之一,因外地务工薪资待遇优势渐失、房价高、压力大、没有归属感等原因,许多漂泊在外的务工人员都希望“回流”,实现返乡就业的愿望。
据统计,在今年参与求职的12万余人次中,返乡人员比例占5成,达到了5.9万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5%。对于求职,许多劳动者也都有了更为成熟的想法,“向钱看”不再是选择,他们对就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生代年轻求职者,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劳动强度、职业体面感等成了他们更为关注的内容。此外,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也愈发理性,到基层就业、投身创业等也成了部分人的就业方向。
立体宣传助推会展
在今年的“春风行动”中,我市就业服务也在新形势下不断更“芯”换代,在全省首推手机求职,开创“现场+网络+报纸”的三位一体招聘模式,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移动互联网平台,使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推进就业服务迈入智能时代。
在招聘会上,招聘信息会同步在荆门就业信息网、社区就业信息屏、电视台、电台、报纸、手机招聘终端及就业微信平台发布,渠道更广、覆盖面更宽;用手机轻松扫码,即可对企业情况、展位地址、人才招聘需求等本场招聘会实时情况了然于胸;下载湖北掌上求职宝手机客户端、关注就业荆门公众微信平台,可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进行职位检索、投递简历、浏览企业资讯、查看招聘会信息、了解创业就业政策等操作,快速便捷地掌握较新较全面的就业动态。
从今年的招聘情况来看,我市人社部门已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促进了劳动供求的紧密对接,并充分运用互联网+、广泛推广手机求职、微信求职等移动互联网求职服务,让信息化便捷服务惠及大众、深入人心。(记者张庆 通讯员 李勃 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