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之中写下的这句话,成为百余年来的民族共识。
2月22日,《经济日报》用整版篇幅刊发了3篇文章《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调查》《合力促进学生奶计划全面升级复兴》《用责任与担当跨越“较后一公里”》,再一次提醒国人,要站在国家未来和民族的高度,重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推广。
我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以来,极大改善了青少年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当阳市实验中学和东群小学还于去年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获得“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示范校”殊荣。但和我省其他一些市州相比,宜昌区域学生奶的整体普及率偏低。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促进中小学生发育成长、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牛奶--“较接近完美的食物”
2015年8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中国奶业D20峰会上致辞指出:“乳品是大自然赐予人类‘较接近完美的食物’。一杯牛奶,能够哺育一个生命、强壮一个民族。”
数据表明,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人平均身高增长了10厘米以上。自1979年中国开始有全国性国民身体素质统计以来,中国城市、农村各年龄组的青少年身高就一直低于日本。2014年在全球男性身高排行榜上,日本排名29,中国排名32。随着营养条件的改善,直到2010年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才追上了日本同龄人,然而在体能素质上却依然远远落后于日本。
说到这个变化,举世公认,牛奶当记头功。二战后,日本掀起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运动。1954年日本还针对中小学生午饭,专门出台《学校营养午餐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喝牛奶。60多年时间里,日本学生的学校午餐不知变了多少花样,但每人每天喝200毫升牛奶的传统却始终没变。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青少年钙摄入量应保证每日1200毫克至1500毫克;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和青少年的钙摄入量是4岁至10岁每天800毫克,11岁至17岁每天1000毫克。实际上,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钙摄入量只达到建议量的30%至40%,这与我国青少年膳食中缺少牛奶类食品有直接关系。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表示,强调学生奶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目标。推广学生奶较重要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能拥有强壮的体质,从整体上提高国民体质,实现“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美好愿望。
安全营养 “学生奶”喝得放心
2000年,农业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起实施了学生饮用奶计划,旨在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促进他们发育成长,提高其健康水平。15年的“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能够在成长关键期饮用到营养优质的学生奶,并从中受益终身。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喝不上学生奶,很多学生家长不懂得学生奶,对学生奶的安全营养存有疑虑和困惑。
学生奶究竟安不安全?新学年之际,经济日报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蒙牛乳业学生奶项目部。该负责人介绍,蒙牛集团自2002年获得国家学生奶生产企业认证资格以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生产学生奶,并以超标准要求。首先,源头抓起。产品选用指定牧场的优质奶源;要求以生牛乳为原料加工,不得使用复原乳,且不能添加营养强化剂的超高温灭菌乳或超高温灭菌调制乳,且风味奶中原奶量不得低于80%。其次,严格生产流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设置了层层的检测监管,并采用瞬时灭菌技术和无菌包装,每一包学生奶出厂前都要经过7天的保温测试和严格的产品检测才能配送到学校。较后,规范入校操作。蒙牛从2007年开始进行校内规范操作关键点控制的实践工作,不仅注重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及安全培训工作,而且严格执行入校征订、配送、储存、领取、分发、饮用到回收的每一环节的管理工作,设定了独有的关键点控制管理流程及规范标准,并明确各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确保每个孩子喝到的都是安全营养的学生奶。
用责任与担当跨越“较后一公里”
经济日报记者曾经多次采访与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有关的内容。回顾起来,其中有欣慰也有遗憾。
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能够在成长关键期饮用到营养质优的学生奶,并将从中受益终身;遗憾的是,还有很多的中小学生喝不到学生奶,而这在广大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我国是一个无饮奶传统习惯的国家。长期以来,奶业在中国人的生活及中国经济发展中处于次要地位,饮奶对健康的益处并未被国人认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推广实施,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国人从小饮奶的膳食习惯,同时通过对民众终身饮奶的引导,从整体上提高国民体质。从这个意义上看,学生饮用奶计划不仅是一项事关未来的民生工程,也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实事。
按理说,这样的实事应该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然而,中国奶业协会近年的统计显示,学生饮用奶市场正呈现下滑态势。究其原因,既有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将乳糖不耐导致腹泻的正常症状过分夸大,也有地方财政紧张、补贴不到位等因素。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学校或部门以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或其他原因为由粗暴地将学生奶拒之门外,本质上是一种缺乏责任担当的行为。殊不知,正是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让原本利国利民的实事“踏空”、好事“变味”。
事实上,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15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在国内乳企的高度重视下,学生饮用奶已成为奶业品质的代名词。正如专家所言,从供给侧层面来看,学生饮用奶在奶源建设、质量管理、配送物流等方面已较为规范和成熟,但要跨越学生饮用奶进校园的“较后一公里”,亟需填补上的是着眼长远、心系未来的责任与远见。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书包、课本、学生奶一个不能少。新学期里,学生奶再次如约而至,提醒和祝福广大家长和孩子--健康成长,携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