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位老板点个赞,1千克瓜子称出了1.01千克。
市民在市场买水果和蔬菜,遇上“短斤缺两”的事,挺窝心。这都是“鬼秤”惹的祸,一些商贩为了牟取利益,在秤上做手脚,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4日,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工商、质监部门,对荆门城区象山、苏畈桥、通源、惠民等主要大型农贸市场,万里客运站周边以及部分街道的固定和流动经商户进行了便装暗访。
当日上午,在荆门城区象山、苏畈桥、通源、惠民等主要大型农贸市场,执法人员扮作消费者,分别购买了牛肉、鱼糕、卤菜等菜品。通过设在场内的复秤台计量,均准确无误。
“现在到市场内买菜放心多了,希望以后商贩卖菜能一直这样有准头。”市民刘女士高兴地对荆门晚报记者说。市质监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部门正在对全市及各县市区农贸市场内经营者使用的计量衡器进行专项整治,并宣传了有关计量衡器的法律法规,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为你的诚信经营点个赞!”金虾路一家炒货店里,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薛旭东向店主伸出了大拇指。当日上午,执法人员在金虾路两家炒货店里,分别购买了板栗、瓜子等炒货,称重数据准确无误。店主说:“我们做了10多年的生意了,唯一体会的是,只有不骗秤,才会有更多的回头客。”
当日上午,执法人员在万里客运站对面两家水果店查获两台“鬼秤”。执法人员将4千克的砝码放在其中一台“鬼秤”上,显示的数据居然是4.58千克。
为这位商户来个差评,4千克的砝码称出了4.58千克。
“心是正的,秤才是准的。”薛旭东说,近年来,工商部门在各大卖场均设立复秤台,质监部门增加对各个卖场计量器具的检测频率,对不良商家形成有力倒逼,在秤上搞鬼的越来越少。但街边水果、炒货店的“鬼秤”发现率仍然很高。市消委将联手工商、质监部门,通过暗访突查持续发力,锁定街边店狠杀回马枪,发现“鬼秤”坚决处罚并曝光,增强威慑力!
薛旭东表示,既然是抽查,必然还有漏查,不排除市场还存在“鬼秤”。他呼吁广大消费者发现“鬼秤”立即拨打12315或12365举报,为干净、彻底地消灭黑秤提供线索。
作为消费者不可能随身携带砝码,如何发现“鬼秤”?市消费者委员会工作人员推荐了一种简便方法:手机重量一般不会变化,可以先找合格电子秤称出重量,日后把它当砝码,随时可以检验商家的秤是否准确。(记者 三毛 胡燕 通讯员 李文军 皇甫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