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民日报》刊发记者新春在宜走基层

年轻力量激活古老土地 “跳出农门”是大部分农村年轻人的选择,他们去了“外面的世界”,广大乡村却面临空心化的危险,谁来建设新农村,成为城乡大流动背景下的一道难题。但也有不少农村青年,“逆潮流而动”,把乡村当热土。春节期间,记者在湖北省宜昌的

年轻力量激活古老土地

  “跳出农门”是大部分农村年轻人的选择,他们去了“外面的世界”,广大乡村却面临空心化的危险,谁来建设新农村,成为城乡大流动背景下的一道难题。但也有不少农村青年,“逆潮流而动”,把乡村当热土。春节期间,记者在湖北省宜昌的乡村,就碰到这样一群年轻人。

  正月初七,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上峰尖村的不少农家乐饭庄已经开始营业,大红灯笼挂满了整齐美观的安置房,金银花、桂花树围绕房前屋后。

  上峰尖村,曾是湖北省有名的特困村,那时村里流行一句话:“宁愿请人吃饭,不愿请人喝茶”——干旱缺水。如今却是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自来水,这件几辈人都不敢想的事情,是85后村支书许传奇带着大家伙儿干成的。村民们说:“没有许传奇,就没有这大山里的‘传奇’”。

  正月初八,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紫台山村,整齐排列的核桃树从半山腰一直延伸到山顶,核桃树下,绿油油的油菜从积雪中钻出,白山羊在二层“羊楼”里欢快生长。“以前这一片都是荒山,路不通、水不通,菜都长不好。”紫台山村村支书李玉桥指着眼前的紫台山说,多亏了永兴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尹春云,村里才通了水泥路、用上自来水、家家盖新房、荒山披新装。

  “山里贫困户家中有大量拐枣,电商公司能不能帮忙卖出去?”2015年11月,宜昌供销十八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接到了一则来自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樟村坪等西北山区的“货源信息”,公司总经理黄蓉立即组织人员赶到农户家,拍照、撰写文案、在公司网络平台发布消息。短短5天时间,4吨多拐枣飞出了大山,为农户增加收入5万多元。

  许传奇、尹春云、黄蓉,这些“老农民”的后盾、“新农民”的前锋、“新农村”的中坚,有几个共同的标签:新农民、年轻人、创业者。在家乡的黄土地上,这些年轻的面孔绽放出绚丽的笑容。

  许传奇说,不少返乡创业者还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创业之初缺乏政府力量、协会组织来指路,上到国家有无政策、如何理解政策,下到种什么、养什么,创业者几乎要全凭自己去探索,成本和压力很大。但这两年,来自政策的扶持越来越精准了,由共青团宜昌市委主管的青年创业者协会,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个平台,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让创业者抱团发展、互帮互助,“期待这样的政府平台、协会组织越来越有力,为我们的创业者服务、指路”。许传奇说。

  (据《人民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5722/
1
上一篇市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 整治下牢溪桥安全隐患
下一篇 伍家岗10项目开工 投92亿元 包括东田游乐城、宜昌国际广场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