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春节饭桌必须不醉不归吗?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邓晶龙 喜庆热闹的春节黄金周,转眼已过大半,今明两天将迎来返程的高峰。与兴高采烈的年夜饭不同,踏上归途前的送别宴,难免五味杂陈。这也意味着春节期间连绵不休的各种聚会告一段落,让不少人松了口气。春节聚会,少不了以酒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邓晶龙  喜庆热闹的春节黄金周,转眼已过大半,今明两天将迎来返程的高峰。与兴高采烈的年夜饭不同,踏上归途前的送别宴,难免五味杂陈。这也意味着春节期间连绵不休的各种聚会告一段落,让不少人松了口气。春节聚会,少不了以酒助兴,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春节饭桌必须拼酒、斗酒,以致不醉不归吗?

  回家过年怕什么?有人说是父母逼婚,有人说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要是没有上述烦恼的人,尤其是成年男性,恐怕还有个难题,就是酒桌。和亲戚、朋友、同学一年没见,过年回家得聚会吧,聚会就得喝酒,还不能少喝,“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出血”,“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个缝”,类似的劝酒顺口溜,估计各地都有一大串,在酒场上多年来通行无阻。劝酒者说得痛快,被劝者听得高兴,不管能不能喝,都要咬牙喝下去。毕竟,在酒场上,喝多少是能力问题,肯不肯喝,是态度问题。

  说来有趣,不管你是西北人还是东北人,不管你说川普还是湘普,也不管你是粗犷的山东大汉抑或斯文的江南书生,到了酒桌上,南来北往的中国人,劝起酒来压根没有语言和地域文化的隔阂。春节也是酒桌聚会的旺季,和平时不同,面对的不再是同事、客户和老板,而是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喝的不是应酬而是情感,尽兴而归、不醉不归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如此拼酒,不醉甚至不吐不归,真的好吗?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国人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亚健康成了普遍状态,这也让更多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生活理念,热衷养生保健,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再过度喝酒而伤害身体,甚至有人呼吁改变拼酒、劝酒的“陋习”。

  话说回来,玩命拼酒劝酒固然不对,也不能以“陋习”简单定义。酒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的劝酒习俗由来已久,有其弊端,也有维系感情、娱乐消遣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只不过随着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的改变,很多人不喜欢甚至抵制拼酒、劝酒的行为。

  那么,拼酒和劝酒的习俗,会消失吗?时间自会给出答案。传统习俗总在随着时代而变迁。就连中华民族较重视的传统春节,多少年俗不都在与时俱进?像央视春晚,不过诞生了30多年而已,在80后90后的心中,这是一项传统的春节习俗,可在老一辈眼里,这明明是新年俗嘛。再比如象征春节的鞭炮,放的人越来越少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项流传千年的习俗再过百年一定会存在吗?恐怕没有人能打包票。

  时代更替之下,总把新风当旧俗。所以春节酒桌上,喝酒助兴是好事,喝多喝少别勉强,拼酒劝酒要适度。为了健康,不醉不归,大可不必了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5276/
1
上一篇节后收心别“打盹儿”
下一篇 《天津美食地图》作者赵永强本周六签售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