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左三)在柴湖镇马南村看望慰问贫困户。刘伟峙 摄
腊月里的荆门,处处弥漫着过年的气息。思乡的情感,格外牵动着在外游子的心。
1月28日,一位特殊的游子回到他的“故乡”荆门。他就是刘益谦。
这个头上顶着投资家、收藏家、企业家等众多光环,在商界里叱咤风云、在收藏界充满传奇的牛人,这次回家给“故乡”带回来一份厚礼。为了支持荆门发展,他特意向柴湖,这个全省重点贫困地区,捐赠产业扶贫资金720万元,用于20个村建设20个光伏电站。
“这里虽然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10多年前来荆门投资还是满头黑发,如今已两鬓斑白,在彼此信任、携手共进的漫长岁月中,我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话虽简单,却饱含着浓浓的情意。
“扶贫,我义不容辞”
中巴车平稳地行驶在柴湖镇通往马南村的乡村公路上,时不时映入眼帘的是苍翠的树木和一些建设中的项目。
中巴车上,坐在前面的刘益谦不时提问。他对荆门、对柴湖的发展很关心,大柴湖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情况,有哪些好的产业?他都听得很仔细。他对柴湖的乡村公路颇为赞许:“要想富,先修路。这样一个贫困村,通村公路修得这么好,足以见得党委、政府扶贫的措施和力度。”歇下来时,他慢慢地喝口水,偏着头,又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
马南村是柴湖镇20个贫困村之一。捐赠之前,刘益谦特意去看望了村里的三个贫困户,并送上了慰问金。年过古稀的王金凤老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10多年前儿子去世,留下一儿一女,都是老人一手抚养。在她家里,刘益谦仔细询问了老人的情况,还专门看了看老人的卧室,叮嘱老人保重身体。在贫困户白王文家,身有残疾的白王文噙着泪水接过刘益谦送来的慰问金。67岁的他上有常年卧病在床的老母亲需要抚养,下有智障的儿媳和不满5岁的孙女需要照顾。这份关怀让他们一家既激动又温暖。
在马南村村委会,捐赠仪式简短而热烈。“来荆门十几年,来大柴湖就像回家一样,刚才走访了几户贫困户,我心情很沉重。大柴湖是全国较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为国家水利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如今,这里人们生活条件还不好,我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谈到捐赠的初衷,刘益谦的讲话真挚而感人。他向大柴湖经济开发区捐赠的72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将用于在柴湖乡村建设20个光伏电站。作为国家推广的扶贫模式,光伏项目支持柴湖精准扶贫,既绿色环保,又增强了柴湖脱贫奔小康的造血功能。光伏电站建成后,除了很好地满足农户的用电需求,还有望帮助每个贫困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
投资,和荆门结缘
刘益谦和荆门结缘,是因为投资。
作为集金融投资、医药化工、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司——新理益集团公司的掌门人,刘益谦的投资手笔不胜枚举。但在荆门的投资,绝对是他人生中较深情和较得意的。
时光的车轮回到2002年,风华正茂的刘益谦,投资了前身为荆门化工厂的湖北百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刘益谦旗下的新理益集团成为公司大股东,他成为天茂实业集团的董事长。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就和荆门这座城市有了紧密的联系。
当时的天茂集团正遇到发展的瓶颈,面临着很多困境,在开始的四五年,刘益谦花了很多时间去管理这个当初连生存都有问题的上市公司。也正是那段携手共进、共同担当的经历,让他格外看重这份情谊。“荆门人诚信、直爽、重感情。这种性格和我很像。”回忆起在荆门的时光,刘益谦记忆犹新。他甚至还津津乐道着次到天茂集团,次在职工食堂和员工一起用餐的情景,那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如今,在刘益谦及其团队的精心经营管理下,天茂实业越做越大。让他较有成就感的是,天茂集团的员工“都是在脚踏实地做,员工们首先是感受到了这是一个能够展现自我的舞台”。2013年,天茂集团总投资近5亿元的碳四裂解制丙烯项目,在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竣工投产,为天茂集团提高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天茂集团在某些医药领域,布洛芬原料药已经做到了世界前三的位置,多个原料药获得美国FDA的认证。
正是有了这份情感和对荆门投资环境的认可,刘益谦近几年屡次在荆门大手笔投资。在市新政务中心对面建设的国华汇金中心,既是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我市首席中央商务办公区,该项目集行政办公、智能会议室、商业步行街、星级酒店及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建筑规模约53万方。目前已完成累计投资近6亿元,一期项目预计于本年内竣工运营。该项目作为我市第三产业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的金融保险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将为优化我市金融环境,增强荆门区域性金融资源聚集力和辐射影响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待,用文化联姻
这次来荆门,刘益谦专门要去博物馆参观。在钟祥市博物馆,驻足在馆内的明代帝王文化主题展厅,他聊性大发、侃侃而谈。从太祖皇帝朱元璋说到成化皇帝朱见深,又聊到从钟祥走出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当然话题也离不开他之前花重金收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说我土豪也好,任性哥也罢,我都接受。”对待鸡缸杯的一些争议,刘益谦从来都是敢于直面,这也正如同他直爽的性格。“我爱收藏,原来是一种个人爱好,现在变成一种社会责任,但归根结底源于对文化和艺术的喜爱”。刘益谦说,“文化和艺术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但是不管怎样,我感觉我去做一件事情,答应做了,就把它做好,这才是一个男人应该要去做的一件事。”
对于荆门的文化,刘益谦也是兴致勃勃。“荆门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郭店楚简名扬天下。”他对荆门的文化比较了解,对楚文化和明文化研究较深。之前,荆门承办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他也积极参与进来,向荆门组委会捐赠了600万元人民币。
“2012年,我在北京建成了中国较大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把藏品分享给公众。我也想在荆门,在美丽的漳河新区投资再建一个私人美术馆,让它辐射华中地区。”用文化联姻,刘益谦又在谋划他在荆门的又一个大手笔,让人充满期待和向往。
记者 刘伟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