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在铺设雨水管道。 荆门晚报记者 李晓雪 摄
昨日,荆门晚报记者在象山大道综合整治三眼桥段的施工现场看到,从三眼桥至塔影路段东侧的原非机动车位置,已经铺好一部分雨水管道,管道直径1.5米,施工工人从管道中只需稍稍弯下腰就可轻松行走。
据了解,该区域地势较低,正处于象山大道天鹅广场至三眼桥这个雨天易积水区域的较低位置。在团结街与象山大道的交会路口,记者看到了市政管理部门设置的提醒标志:雨天易积水,请行人车辆注意安全。除地势因素外,雨水管道管径小、雨污合流也是该区域路面雨水下泻不畅,形成大范围积水的重要原因。
“以前雨水污水都集中在一条排水涵里,现在铺设的是直径1.5米的雨水管道,主要收集路面雨水,和生活污水不打搅,给路面防涝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而有效解决强降雨天气时的‘内涝’问题。”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雨、污水管道分流是象山大道综合整治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对下水管道的改造,一方面解决影响城区市民已久的“内涝”问题,一方面净化、美化竹皮河水。
目前,三眼桥至塔影路东侧段已完成分道绿化带苗木迁移,正在原非机动车道位置开挖3—4米深的坑槽,同时铺设雨水管道。从11日至昨日,已开挖坑道约150米,铺设雨水管道约100米。其中,紧挨三眼桥约25米范围的管道已埋好,土方已经回填,昨日正在路面铺钢板,为附近商家和居民做临时通道。(记者李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