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95%心梗患者错过救命120分钟 心梗抢救须闯三道关

95%心梗患者错过120分钟 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心梗目前已高居我国死亡原因第二位,到2030年,我国预计将会有2300万心肌梗死患者。

  冬季是急性心肌死的高发季节。急性心肌梗一旦发生,心脏的血液供应犹如断电一样突然停止,会对心脏造成极大伤害。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意味着一条生命的消逝,一个家庭的破裂。为此,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牵头启动了中国首个“心梗救治日”,呼吁将心梗救治把握在120分钟,提高心梗抢救的成功率。

  95%心梗患者错过120分钟

  据较新统计数字显示,心梗目前已高居我国死亡原因第二位,到2030年,我国预计将会有2300万心肌梗死患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院霍勇表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

  今年10月,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多家健康网站进行的“全民心梗认知调查”显示,3万参与调查的公众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心梗患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血管,87%的人认为发病2小时(120分钟)是黄金救治时间。

  但现实情况却是患者往往在发病后很长时间才到医院、家属犹豫不决、院前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基层抢救水平有待提高等,都影响了血管再通时间。其中,患者就诊耽误的时间较长。全国约95%的急性心梗患者错过了黄金救治时间。

  早期再灌注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关键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介绍,通过放支架和溶栓的方式开通血管,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在医学上被称为“早期再灌注治疗”,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遗憾的是,在这场生命与时间的争夺战中,我们的答卷并不理想。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约70万例,只有5%的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很多人还没意识到早期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性。

  急性心梗后,抢救的时间其实很短。心梗后,心肌的血液供应被中断,如果不及时恢复,心肌坏死的面积就会一点一点变大,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再灌注治疗可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一般来说,心梗发生后3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6小时内及时放入心脏支架,也能发挥很大作用,一旦超过12小时疗效就会变差。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支架治疗,也可先接受溶栓治疗,将救治时间窗拉宽,根据溶栓情况进行转运介入治疗或溶栓后3至24小时内冠脉造影,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含服硝酸甘油3片无效 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治疗一定要越早越好,千万不能等。”霍勇强调,心肌梗死抢救主要有三道关。

  道关把握在患者自己手里,也是较关键的一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每5分钟重复服用1次。如果含服3片后仍无效,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第二道关,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第三道关则是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9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患者及时拨打120等急救电话,医生在120分钟内尽快完成救治,则是两个很重要的“120”观念。

  -延伸

  急性心梗非

  老年人专利

  以前,急性心梗是老年人的专利,因为他们大部分有冠心病或其他冠状动脉病变。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向二三十岁人群扩散,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在四五十岁的人群中也不罕见。目前没有直接的数据表明我国年轻人因心梗导致的猝死占多大比例,但从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来看,具备这些危险因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吸烟。烟雾中所含的细小颗粒会伤害血管和心脏。年轻人心梗多因冠状动脉痉挛引起,且心梗一旦发生,坏死程度往往更加彻底,对年轻人心脏的打击更大,复发率较高。

  晨报记者 孔瑶瑶

  ●心肌梗死危险因素“榜单”

  高血压

  高血脂症

  吸烟

  糖代谢异常

  运动过少

  蔬果摄入不足

  精神紧张

  超重

  一项世界性研究发现,90%的心梗可以预防。如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就应提前预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363/
1
上一篇大批无偿献血者血浆被报废 责任人受警告处分
下一篇 专家:放疗能根治4成癌症患者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