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经历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能复制。然而,反过来看,也是挺能励志的,就如网上常说的那样:人家家庭条件比你好、比你漂亮比你帅而且比你还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拼尽全力?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宋学敏 近日,杭州市高三学生郭文景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消息在网络上热传,据悉,哈佛大学的本科在中国大陆录取率极低,历年提前录取和常规录取人数加起来也只是个位数。国内媒体铺天盖地地对其报道,并且得到极高的评论转发量,一些舆论不仅啧啧称颂这位女生的才华出众,更不忘说她还是一个颜值超高的美女。
然而,正当公众将郭文景被哈佛大学录取当做“励志故事”津津乐道时,网络上开始有人吐槽郭文景的“身世”:报道只会告诉你她颜值高,会告诉你该女生父母均为MIT(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美国自然出生公民,美国国籍。郭文景的微博发出后,引来不少网友讨论,有网友留言说:“一个美国人被美国的大学录取了,大家跟着起什么哄。”也有网友说:“果然家庭条件好,条件不好怎么送孩子去美国参加这么多活动。”供职于《环球时报》的@耿直哥发布“扒皮”文章说,“我相信她是个诚实的孩子,但媒体选择性忽视她的背景信息,将她考上哈佛的事情描述成是一个‘灰姑娘的故事’……那位女生考上哈佛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她的勤奋也确实值得人学习。但这其中除了她自身的因素外,也有家庭对她的栽培,特别是父母对她的教育。此外,出生于美国家庭,恐怕也令她比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拥有更多地去美国参加社会实践的优势。”“而如果我们非要从她的成功上面提炼出一点什么的话,那就是父母们别总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也应该想想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新京报》评论《哈佛女孩,一般人家就别想了》也劝公众别喝这碗鸡汤,指出郭文景们代表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良好家庭背景,父母是社会精英,他们能为孩子从小提供良好的教育,并懂得如何一步步开发孩子的潜能。而且评论还称,现在,每年考上哈佛等名校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再值得大惊小怪、拿来炒作的。不管,有没有奖学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一个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八成是无缘哈佛的。因为,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通往哈佛之路也是有资金壁垒的。
美国籍的郭文景同学申请入读哈佛当然比国内学生容易,但那是不是说,家庭条件优渥,又是美国籍,郭文景考上哈佛大学就如一些人称的“美国人考美国的大学,那不是容易多了?”《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称,资料显示,郭文景确实是美国国籍,家境较好,但网传的父母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尚无法证实。报道采访的业内人士也说,美国人考哈佛只比国人容易一点,美国籍学生和中国学生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有一些要求上的不同,例如,无论是哪国国籍,进入美国大学的学生都要考SAT(被称为美国高考),只是美国学校在招生时,美国学生的SAT分数比中国籍学生要求低一些。
其实,郭文景成为“哈佛女孩”被舆论渲染“励志”的鸡汤故事,固然有误读误会的因素,她的经历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能复制。然而,反过来看,也是挺能励志的,就如网上常说的那样:人家家庭比你好、比你漂亮比你帅而且比你还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