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对家暴零容忍 有委屈别沉默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邓晶龙 千呼万唤始出来,历经20年酝酿,我国首部反家暴法草案于今年8月亮相初审。4个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周开始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里亮点颇多,走上快车道的反家暴法让人期待。 说起家庭暴力,很多人的直观印象来自于风靡一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邓晶龙  千呼万唤始出来,历经20年酝酿,我国首部反家暴法草案于今年8月亮相初审。4个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周开始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里亮点颇多,走上快车道的反家暴法让人期待。

  说起家庭暴力,很多人的直观印象来自于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中男主角表面上是斯文君子,回到家里却对妻子拳打脚踢。事实上,家庭暴力不只发生在影视剧中。据新华网报道,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16%的女性承认遭受过配偶的暴力,14.4%的男性承认打过配偶,每年约40万个解体的家庭中,25%源于家庭暴力。尤其是妇女、老人和孩子,往往成为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

  囿于传统观念,大部分中国人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遇到家暴也不愿向外人诉说,执法部门也多以家务事为由,不介入家庭暴力的纠纷,让很多受害者求助无门,反家暴法是否应该出台,也因此争论多年而“难产”。可是,家暴的现象并不会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自动消失。

  央视的《今日说法》栏目曾报道过一个家暴致死的案例:北京女孩董珊珊,2008年下半年结婚,2009年3月,她次向家人和警察披露婚后经常遭到丈夫殴打。从这时到她死亡的短短几个月中间,她及家人曾先后8次向警方报告其夫的暴力行为,曾提起过离婚诉讼,也曾离开亲人独自在外租房躲藏,但所有努力都未能改变26岁的她被家暴致死的结局。

  由此可见,反对家庭暴力,亟待专门法律的撑腰。简而言之,反家暴法的核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家庭暴力,各部门如何承担防范和治理家庭暴力的责任。草案的初审稿在这两个问题上引发了一些讨论。二审稿中明确做了修改,使家庭暴力的覆盖范围扩大,除了对身体方面的残害外,谩骂、恐吓等精神方面的冷暴力也纳入范围。而“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参照本法规执行”的条款,使未婚同居、离婚后的同居暴力等到底算家暴还是社会暴力的争论,就此罢休,均受到反家暴法的保护。

  在防治部门责任方面,二审稿的亮点也不少,增加的“应急安置制度”明确了公安机关的重要责任,而警方、妇联、居委会等组织机构可代受害人申请有关“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条款,也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受害人。

  反家暴法二审稿的修改,体现出我国对家庭暴力零容忍、无禁区的原则和坚决态度。用法律来规范“家务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执法部门需要严格执法,每个公民也责无旁贷。有了法律撑腰,要勇于对家庭软硬暴力说不。遭遇家暴,别再做“沉默的羔羊”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2408/
1
上一篇硬装门禁是强扭的瓜
下一篇 马斯克的梦想与魅力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