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书要读到心里 何必分实体虚拟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最近,有媒体详细报道了亚马逊不久前开业的第一家实体书店,但关注点并非书店的销售业绩,而是装潢风格,从书籍封面朝外的摆放样式,到充满金属元素的暖工业设计风,再加上kindle、亚马逊平板,同纸质书一同上架出售,都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较近,有媒体详细报道了亚马逊不久前开业的家实体书店,但关注点并非书店的销售业绩,而是装潢风格,从书籍封面朝外的摆放样式,到充满金属元素的暖工业设计风,再加上kindle、亚马逊平板,同纸质书一同上架出售,都让亚马逊实体书店显得很别致。

  线上图书巨头纷纷搞起了线下,已不算是新闻。在实体书店业日薄西山、风雨飘摇的处境下,图书电商巨头的介入,似乎让人看到了更多可能,甚至有乐观分析称线上巨头或将复活被自己掐死的实体书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实体书店的纷纷关张令人心寒,各种拯救实体书店的努力就愈发显得悲壮。未来图书业的格局如何?线上书商真的能让实体店起死回生?没有谁能预测。但要尝试解开一系列疑问,恐怕还得回到“书”的本义中去探寻。

  书是什么?从工具性的层面来讲,书是承载、传播信息的纸质工具,是供人阅读的一种介质,人们读书,是为了获取、学习其所承载的信息和内容。正像历史所证明的,人类工具史不断经历着演进,新工具出现了,旧工具消亡了,数码相机出现了,胶卷消亡了,智能手机出现了,数码相机也走进了博物馆。从工具这个维度上看,纸质书不过是记录内容、信息的工具,当有了更便利、高效传播内容的电子书、电纸书,纸质书的没落就不可避免。随着多屏时代的到来,不仅出售纸质书的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甚至线上图书也面临着电子出版物的巨大冲击。

  然而,从目的性这一层面来看,纸质书不仅仅是传播内容、信息的工具,其本身也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感。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书籍文化,人们对读书、对阅读纸质书仍有着浓厚的情结,捧着一本泛着墨香纸香的图书阅读,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仪式感;还有那些占地不大,摆满图书的小店,置身其中,宛若游弋在知识的海洋,内心沉潜,喧哗落尽;在都市一角里,那些把图书和咖啡、茶艺、音乐等元素相结合的现场体验性书店,也吸引了不少铁粉的驻足。这些,都不只是为了消费书中的内容或信息,还有纸质书、实体店本身的审美、社交等附加属性。

  工具性和目的性,总是不能分离的,但从大势来看,书首先还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因此,不管实体书店的体验性、现场性等附加值有多少,在价格、便利程度上有优势的线上图书或电子书,一统江山的步伐怕是无人能挡;而主打精致化、个性化的实体书店,虽不会消失,但或者会像黑胶唱片那样,在小众范围内求得生存。对现代人来讲,可怕的也不是不读纸质书,而是连电子书也不读,每天只是从朋友圈获取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2397/
1
上一篇你弱并不代表你有理
下一篇 “防卫过当获刑”是堂普法课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