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银行上门服务放下身段暖人心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杨郁卉 12月25日,央行发布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新规,其中除了砸实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等引人注目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个颇具“人情味”的规定,就是对于身患重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杨郁卉  12月25日,央行发布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新规,其中除了砸实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等引人注目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个颇具“人情味”的规定,就是对于身患重病、行动不便、无自理能力等无法自行前往银行的特殊群体,办理挂失、密码重置、销户等业务时,银行可采取上门服务方式办理,也可由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人员代理办理。

  两年前,西安75岁病重老人被担架抬进银行改密码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虽然事后银行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到老人家中登门道歉,但事发当天银行所说的那句“这也是我们的制度”的话还是让人感觉冷在心里。不单单是银行,在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例如去年1月无臂书法家杨兴东通过绿色通道乘坐地铁时被工作人员拒绝,原因是检票过程“看证不看人”,他虽然没有双手但未携带残疾证,所以不能证明他的残疾人身份。

  确实,地铁工作人员“看证不看人”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本身并没有错,但“人证”抵不过“纸证”的情况却让服务打了折扣。同样的,对于银行来说,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殊性,为保证资金安全,制度的“刚性”必须得到保证,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刚性”也要区分不同情况,不能对所有事务都适用“刚性”的解决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情况更需要刚柔相济。因为制度虽然是死的,但提供服务的人是活的,被服务的对象也是活的,不能用死规定为难大活人。

  制度的制定本身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有秩序、更和谐,如今在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尤其是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包括老、弱、残、障等人群,使他们在被服务中都感到方便和顺利,并且能保持尊严,是我们所提倡的人性化服务的重点。在刚刚发布的央行新规中,增加了针对特殊群体的人性化服务规定,可以说这是将“柔性”的服务写进“刚性”的制度当中,在服务的规范化中更多地体现人性化,让原本显得有些冷冰冰的制度多一些温情,多一点体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2394/
1
上一篇市民叫苦家比车库冷 供热:私改地暖罚钱
下一篇 你弱并不代表你有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