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掇刀区构筑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

我能安心地在家养病,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12月7日,家住掇刀石街道幸福社区的李邦玉激动地说。李邦玉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今年年初住院花费了大额的医药费。区民政局按程序为其办理了低保,并提供了6000元的医疗救助帮扶资金,助

  “我能安心地在家养病,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12月7日,家住掇刀石街道幸福社区的李邦玉激动地说。李邦玉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今年年初住院花费了大额的医药费。区民政局按程序为其办理了低保,并提供了6000元的医疗救助帮扶资金,助其渡过了难关。
  近年来,掇刀区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形成了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多元立体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病有所医、困有所帮、难有所解。
  在医疗救助上,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较大限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制定出台《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上级补助和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城乡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在定点医院设立“一站式”报销窗口,将城乡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救助比例由60%调整为70%,年救助较高限额由5000元提高到6000元。同时,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参合参保,参合参保率达到100%。对慢性病患者实施门诊救助,筹资100万元大病关爱救助基金,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较大限度发挥医疗救助的社会效益。截至目前,全区医疗救助(医中、医后)1329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73.48万元。
  为解决大病家庭因病致困、救急难等问题,积极创新救助模式,在对大病困难家庭实施救助的基础上,根据困难程度再给予适当临时性救助,并将临时救助年较高限额提高到3000元,对按政策纳入低保救助后仍困难的“三留”人员和因灾致贫、因病致贫人员,或低保边缘户人员给予临时救助。目前,全区共临时救助338人次,发放临时性基金448.14万元。
  同时,该区还拓展专项救助,积极开展元旦、春节、“三八”、“六一”、“七一”、重阳等节日救助活动,对城乡低保人员、困难妇女儿童、贫困学子、孤儿、困难老党员、困难高龄老人等进行走访慰问,发放节日补贴,累计投入资金602.69万元。(特约记者周芳 通讯员敖雪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1553/
1
上一篇“市民问政”助推“立行立改”新风
下一篇 明年将试点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