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据河南省财政厅统计,今年1至10月,全省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52亿元,下降24.2%,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8亿元,下降25%。
控制“三公”经费开支规模是持续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之一。河南省相关部门对此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
强化预算“紧箍咒”。在编制2014年省本级预算时,要求各部门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预算,确保不高于2013年支出控制数。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的通知》,从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严格预算执行约束、严格经费支出审批、加强财务核算管理、建立统计通报制度、提高经费支出透明度、强化经费支出考核监督等七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加强指导督促。
扎紧制度的“篱笆”。为进一步加强公务支出管理,河南省制订或修订了《省级会议费管理办法》、《省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省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因公短期出国培训经费管理办法》和《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同时要求市县相关部门参照省级办法制定相关制度规定。
筑牢管理的“笼子”。在去年实现省级公务卡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省监察厅、省财政厅强力推进市县乡公务卡改革,要求所有市县全面建立公务卡管理办法及强制结算目录。同时,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强资金支付审核,通过系统自动监控和人工实时监控相结合,及时发现和拦截各种违规业务。为督促制度落到实处,省财政厅、省审计厅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三公”经费和“小金库”专项检查治理工作。
增加财政“透明度”。省直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扩大至除涉密部门外的其他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随部门预算同步公开。同时,加强对市县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的指导,加快推进市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步伐,切实提高了财政管理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