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民日报海外版:外交要有鲜明的中国气派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中国外交现状进行总结,更为对外工作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继去年10月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后,党中央为做好新形势下对外工作召开的又一次重大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中国外交现状进行总结,更为对外工作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讲话中提到,外交要有鲜明的中国气派。

  首先,气派依赖于底气。中国外交的底气来源于中国的发展。的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为实现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中国外交的核心目标是为发展服务。做好外交工作,可以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气派体现在骨气。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曾经的屈辱史,因此对主权和民族尊严抱有强烈感情。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不惧外来压力和干扰,坚持本国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中国绝不能放弃正当权益,还要捍卫核心利益。

  中国对国际事务有自己的判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要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但同时,中国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也反对拉帮结派损害别国的合法利益。

  作为大国,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还突出反映在中国致力于捍卫国际公理。中国认为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推动完善国际治理体系,扩大发展中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强调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支持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基础。

  较后,气派离不开大气。在中国外交旗帜中,合作共赢是重要内容。中国反对“你输我赢,非赢即输”的零和思维,提倡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合作才能共赢。

  中国讲求包容。中华民族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提出,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容”已经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基本内涵之一。

  大气必从容。中国外交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自信,不会因一时一事或某些人、某些的言论而受到影响,将坚定不移推进既定的外交方针政策。

  有了底气、骨气、大气,中国气派有血有肉,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外交的鲜明特征之一。中国气派,是开创对外工作新局面的精气神儿。(苏晓晖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068/
1
上一篇媒体谈从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改革与法治雄浑交响
下一篇 评论:融资成本居高难下是中国经济定时炸弹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