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合力抗艾 努力迈向“零”艾滋

今天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不少市民可能觉得艾滋病距离我们很远,生活中也没遇到过艾滋病人。不过,荆门晚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按照现住地址统计,2015年1-10月,全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1例,而去年这一数据是60余例,感染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今天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不少市民可能觉得艾滋病距离我们很远,生活中也没遇到过艾滋病人。不过,荆门晚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按照现住地址统计,2015年1-10月,全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1例,而去年这一数据是60余例,感染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预防艾滋病 关键要洁身自好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艾滋病防治所所长艾勇介绍,目前,我市艾滋病疫情依然呈低流行态势,但整体发病趋势不容乐观。

  今年艾滋病日的活动主题仍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意在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都要勇于承担防治责任,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同心携手、加强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为实现健康中国梦努力奋斗。

  “当然,我们也不必谈‘艾’色变。”与众多艾滋病人打过交道的艾勇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家庭和社会应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预防艾滋病,关键在于洁身自好,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遵守性道德。此外,应远离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进行静脉吸毒。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文身、修脚等。同时,就医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不要到非法诊所就诊。

  男男性传播 成重要危险途径

  “和去年一样,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分布继续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艾勇介绍,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危险途径。

  “才20多岁,很年轻,每次遇到这样的病人我都会十分痛心。”艾勇说,自200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全市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已达398例。仅今年1—10月我市新发现30岁以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有28例。而去年,新发现的30岁以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同样接近30例。总的来说,艾滋病疫情以性传播为主,主要是男性同性性转播。今年1—10月,经“男同”性途径感染所占比例达4成以上。

  除了男男性传播,荆门晚报记者从“防艾”专家那里了解到,不安全性行为还包括婚外性行为、多性伴等,市民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当前,性传播在我国正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这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讯号。

  防治艾滋病 我市在行动

  很多市民可能并不清楚,我市建立了完善的艾滋病检测网络,并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设87家。其中,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9家,CD4检测实验室1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家。可以这样说,目前,我市所有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均具备艾滋病抗体检测能力。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筛查工作,同时开展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我市继续开展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并定期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随访、体检等。目前,有223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正在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

  此外,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对艾滋病患者家庭及子女也提供了救助服务。截至10月底,全市共将21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纳入了低保或特困人群救助范围,落实艾滋孤儿救助3人,落实免费就学7人,落实艾滋孤老救助2人,接受“一对一”帮扶家庭66个。

  怀疑感染艾滋病 要尽快治疗

  艾滋病不可治愈,让不少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人不愿意接受事实,甚至隐瞒病情,而这恰好是“防艾”的一大难题。艾勇介绍,我市有艾滋病咨询检测点14个,其中市疾控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是城区的3个监测点,他们鼓励有过危险行为尤其是发生过不健康性行为的市民主动前往这些监测点,咨询和检测服务均是免费的。

  了解艾滋病毒感染状态有两大好处,一方面如果已感染了艾滋病毒,则可在出现症状之前获得治疗、关怀和支持,因此可能使生命延长多年。另一方面,可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传染他人。如果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治疗依从性好,艾滋病毒在体内的进展可以降到非常低的水平。相应地,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保持良好状态,并且保持劳动能力,可以延长生命时间。

  “今年走进我们的检测门诊接受自愿检测咨询的市民已有1700多人。”艾勇说,来咨询和检测,市民不必有心理负担,因为疾控部门将对检查者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记者 吕书慧 通讯员 吉萱 邹马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60460/
1
上一篇多地遭“霾”伏 我市暂幸免
下一篇 冰雪来临,如何管好自家“田”?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