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缉毒

夜查毒品

禁种铲毒


禁毒宣传进社区

禁毒宣传进社区

禁毒宣传上列车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所共同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毒品不仅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诱发诸多治安问题。可以说:毒祸猛于虎!
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近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线性强力打击,有力震慑涉毒犯罪;通过精准动态管控,实现易制毒化学品与吸毒人员管理无空白、无死角;通过全民防毒大宣传,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有效遏制了涉毒违法犯罪的高发势头。

今年1月以来,全市破获毒品刑事案件8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3人,查处涉毒行政案件712起,缴获各种毒品8.2公斤,自制手枪2支,来复枪1支,子弹53发,扣押涉案车辆3台;强戒吸毒成瘾人员174人,责令社区戒毒134人,责令社区康复46人。
利剑出鞘
严打涉毒刑事犯罪
从发现蛛丝马迹到顺藤摸瓜,我市公安机关以斩断毒源、铲除毒根为目标,不断提高侦破重特大毒品案件的攻坚能力,大力开展对外流贩毒、跨区域贩毒犯罪的打击工作,侦破了一批毒品犯罪大要案件,打掉一批特大贩毒团伙,严厉惩处一批涉毒犯罪分子。
缉毒行动中,警方将涉案人员较多、毒品数量较大、跨区域实施的毒品案件作为侦破重点,充分发挥各警种优势,合成侦查、合力经营,实现精确打击,全面提升主动发现和侦办毒品大要案件的水平。

2012年3月,沙洋县公安局禁毒民警获知,家住沙洋镇堤壕巷的陈某有贩卖毒品嫌疑。围绕陈某的社会关系及活动规律,民警敏锐感知,这是一个有组织的跨省贩毒团伙。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与沙洋警方联合作战,精心组织,历时近9个月的艰苦侦查,行程数万公里,一举抓获肖某、李某、陈某等四级贩毒嫌疑人13人,现场缴获毒品“麻果”1.4万余粒,收缴毒资29万元。今年10月20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肖某、李某、陈某等毒枭进行公开宣判,其中2人被判处死刑,另有5人判处死缓。
通过历时半年多的经营,今年4月9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成功破获省公安厅“2015-26”号毒品目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缴获毒品冰毒3千克,“麻果”近万颗,毒资10余万元,来复枪1支和子弹14发。
5月30日,禁毒支队在工作中发现一名涉嫌贩卖制毒原料的当阳籍嫌疑人,经过深度侦查,端掉了一个在宜昌当阳的制毒窝点,抓获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破获一起特大制毒案件,收缴冰毒700余克,制毒设备、原料、试剂等一大批。

“抓大也不放小”。警方充分发挥基层单位打击吸贩毒信息来源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全力开展场所清查、路面查缉、案件侦办、网上巡查、线索深挖等工作,多渠道、全方位获取涉毒案件线索。
今年9月,各地公安机关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将打击零包贩毒行动纳入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重要工作,启动打击零星贩毒案件专项行动。
全城布网
挤压毒品违法犯罪滋生空间
“有‘香’味……”9月1日凌晨,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联合高速警察在高速荆门南出口开展毒品公开查缉行动时,凭着对毒品的熟悉,禁毒民警查获一名涉嫌吸食毒品的驾驶员。9月1日至3日,我市警方集中时间、集中优势警力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毒品联合公开查缉专项行动,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起,抓获贩卖毒品嫌疑人2人,收缴毒品3.7克;抓获违法人员30人,其中毒驾司机7人,吸毒违法人员26人,收缴管制刀具10把。

我市公安禁毒、治安、交警、特警等部门从此与高警部门形成了联勤联动协作机制,公开缉毒成为荆门一项常态化工作。
针对当前涉毒违法犯罪向宾馆、旅店、出租屋等场所转移的现象,全市公安禁毒部门以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减少毒品危害为重点,全力开展了涉毒重点整治。
围绕吸毒人员经常聚集的时间、场所,警方采取常规检查、随机抽查、突击暗访和集中清查等方式,提高检查频率,及时查处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挤压毒品违法犯罪生存空间。今年,在各个重要时间段和节假日,全市公安禁毒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集中清查宾馆、酒店、娱乐场所行动,开展突击清查,共清查各类场所300多家(次),查获涉嫌吸贩毒人员201人,停业整顿涉毒娱乐场所2家。为规范娱乐场所自我管理,市禁毒办还统一印制《娱乐场所工作日志》,加强娱乐场所管理制度建设。

同时,全市公安禁毒部门根据各地易制毒化学品工作情况,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易制毒化学品集中整治活动,并签订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责任状,共检查易制毒化学品企业162家,发现隐患5处,下达整改通知书5份,以杜绝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禁毒支队还与邮政、交通、铁路等禁毒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及重要职能部门联手,严密组建毒品运输渠道封锁线,有效防范和打击通过寄递运送毒品犯罪活动,多方面切断毒品来源渠道。
按照“预防得住、发现得了、铲除得尽、追究得严”的原则,警方提高了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主动发现能力、及时踏查铲除能力和延伸侦查打击能力,禁种铲毒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今年3月初,禁毒民警深入城区各菜市场暗访发现有买卖罂粟幼苗的现象。为此,3月10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与东宝、掇刀分局联合开展清查菜市场罂粟幼苗专项行动,参加行动的20余名民警分别对市区近10个菜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清查。全市各地及时组织开展禁种铲毒专项行动,共查获非法种植罂粟案件376起,查获非法种植罂粟人员376人,治安处罚373人;其中刑事案件3起;铲除非法种植的罂粟17323株。

帮扶帮教
打造荆门工作特色
#p#分页标题#e#东宝区龙泉街道白龙社区26岁青年张斌(化名)喜欢打架闹事,两次吸食新型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被通知到龙泉街道中心戒毒社区戒毒。其父怒其不争,长期在外跑运输,对其不闻不问,张斌在微信中发布了破罐子破摔的消极信息。管理人员发现这些信息后,多次联系张斌的父亲,其父较终同意担负起管教儿子的责任,带着他跑运输。在亲情的温暖下,张斌浪子回头,家庭关系回归和睦。提起儿子的转变和家庭氛围的好转,张斌的父亲感慨,“是中心戒毒社区工作人员的细心和爱心让我的儿子转变了,我们家长责无旁贷。”
治理毒品问题,关键在于抓住“人”,即吸毒人员这一核心要素,这是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毒品蔓延的关键。
我市公安禁毒部门通过对全市吸毒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和排查,进一步摸清了全市吸毒人员底数。同时,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创新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实现对网上吸毒人员动态信息的实时掌握、跟踪。

近年来,我市根据国家、省禁毒委关于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部署要求,强力推进中心戒毒社区创建工作,探索出了“管在中心、帮在社区”的管理服务模式。党委政府领导、禁毒委主抓,公安、司法、民政、人社、卫计、共青团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让禁毒工作在街道、乡镇、社区搭建起工作阵地,为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搭建桥梁。
强化宣传
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
2月14日,我市第十九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进掇刀区团林铺镇团林中学,活动现场,禁毒宣传尤为引人注目。4名禁毒志愿者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禁毒民警以毒品实物讲解防范毒品方法,进一步增强当地人民群众拒毒防毒意识。
为深入宣传禁毒,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源头预防、重在治本原则,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风行风评议”等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禁毒宣传教育的氛围。

目前,已形成并完善了以荆门市禁毒预防教育基地为龙头,以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园地、长廊、橱窗等设施为网络,以大中小学校、娱乐场所、戒毒场所和车站码头等为阵地,以市、县(市、区)两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大众传媒机构为载体,以公安禁毒部门、基层派出所、社区群干、学校师生、禁毒志愿者、戒毒工作人员以及戒毒成功人士等为主体,禁毒委成员单位协助配合,覆盖全市城乡的禁毒预防教育网络;创新推出了社区文化节禁毒文艺宣传;将禁毒宣传融入“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等重大活动之中;组织禁毒志愿者上列车、进学校、入社区、到乡村广泛开展宣传;开办禁毒讲堂、流动课堂,建立禁毒宣传阵地常年对外开放……
禁毒工作,打击是关键,预防是根本。

为推进禁毒工作全面、持续、深入开展,市禁毒委员会印发了《荆门市禁毒工作责任制》《荆门市禁毒工作考评办法》,明确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禁毒委成员的职责任务,并将相关责任人的职责、禁毒委的工作成效纳入政绩考评。禁毒考评工作实现由单项考评向全面考评转变,由禁毒业务考评向综合绩效考评转变,由对公安单一部门考评向对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捆绑考评转变,禁毒工作社会化、全民化、规范化,禁毒人民战争不断深入推进。
记者 邓琳 特约记者 韩红芝 通讯员 吴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