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年学生成艾滋病高发群体 网络交友是主要推手

十几岁的年龄正是最好的青春年华,却因偶尔不慎感染艾滋病病毒,从此人生陷入灰暗。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年学生已经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国内报告年龄最小的

    十几岁的年龄正是较好的青春年华,却因偶尔不慎感染艾滋病病毒,从此人生陷入灰暗。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年学生已经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国内报告年龄较小的只有14岁,而网络交友成为这部分人群感染病毒的主要推手。

    15到19岁的学生每年新报告感染人数都在上升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传播模式发生较大变化,性传播取代静脉吸毒和非法采供血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主要途径。这意味着艾滋病感染从高危人群到一般人群流行,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而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根据河北省卫计委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青年学生感染增幅高达51.4%。“15到19岁的学生每年新报告感染人数都在上升,这对我国艾滋病防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副主任汪宁说,“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都有报告,较小感染者只有14岁,而且大多是男孩子。”

    3年前,小A在石家庄市疾控中心的一次干预活动中被检测出艾滋病毒时,他只有16岁。几年前背着家里辍学后,小A跟着一伙儿人混社会,并有了同性性行为。

    “是一个很漂亮的男孩子,当时不仅感染艾滋病毒,梅毒检测也是阳性,状况很不好。”石家庄市疾控中心防艾专家刘淑君痛惜地说,“孩子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这么年轻、正在读书的孩子感染艾滋,毁掉孩子的一生,也毁掉一个家庭的幸福。”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呈快速上升趋势。今年1至8月达25%,占到新发艾滋病毒感染者的1/4。

    汪宁介绍说,研究机构曾在某地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其发病密度达到每年4%,就是说每100个人里有4人会转成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已经成为传播艾滋病毒较危险的人群。

    健康教育水平还需提高,应针对青年学生实施有效干预

    疾控专家表示,青年学生发生男男性行为大多通过网络交友,一些年龄较大、喜欢男男性接触的人结识他们,在教会他们这种性行为的同时也把病毒传染给他们。

    “发现的学生感染者中,并不都是大家认为的‘坏孩子’,多数纯粹是因为好玩、好奇,在搞不清性取向时发生了男男性行为。大多通过网络交友,也有的是同学或朋友。”刘淑君说。

    而且,男男性行为人群多集中在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表明艾滋病感染者已经从过去以贫困地区、知识文化不高的人群为主向经济发达地区、有文化人群发展。

    记者了解到,《艾滋病防治条例》对防控宣教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要求高校、中学等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但在多数学校中实施并不理想。河北省教育工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健康教育的教师都是校医兼职,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还需提高。

    此外,性教育在中国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不仅在学校,孩子们从家长那里也难以得到正面、准确的性知识。“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更应关注他的健康。”刘淑君说。

    疾控专家表示,中国艾滋病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为主,影响人群更为广泛,更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尤其针对青年学生、男男性接触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据新华社石家庄11月29日电 记者巩志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5565/
1
上一篇儿童肺炎久治不愈 可做支气管镜检查
下一篇 提醒:糖友预防骨折 冬季多喝牛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