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送礼歪风暗吹 逢节更须狠刹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彭辉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纪检部门对节日送礼、公款消费等行为加大监督力度,严防不正之风反弹,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高压之下,节日送礼并未完全销声匿迹,不仅市场上公然出现月饼搭配万元红酒、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彭辉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纪检部门对节日送礼、公款消费等行为加大监督力度,严防不正之风反弹,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高压之下,节日送礼并未完全销声匿迹,不仅市场上公然出现月饼搭配万元红酒、茅台的豪华配置礼盒,而且,购买、送礼、报账等各个环节更为隐秘。

  节日送礼源远流长。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送礼在某种程度上表达的是礼貌和尊重。但这种表达尊重和礼貌的风俗,后来逐渐被异化,甚至扭曲。

  八项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的高压,使节日送礼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一些更加隐蔽、花样翻新的送礼招数却为数不少。可见对某些人和单位来讲,送礼堪比刚需中的刚需。尤其是一些自己毫无资源可言的公司和个人,为了与掌控资源的部门或个人维护关系的需要,就算“每逢佳节愁送礼”,为了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也不得不将礼物送到位:节日都不意思一下,平时可能就没有你什么意思了。这是所谓“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的现实演绎。对于他们而言,“不送礼,无以立”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

  唯一的问题,或许只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送出既有价值,又让人安心的礼物,既隐蔽低调又不留痕迹。这似乎变得越来越像个技术活,如何“送出风格”,“送出水平”,需要“各显神通”,需要绞尽脑汁。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隐蔽的“高招”在掺杂交易成分和利益诉求面前,总是可以像被巨石压住的种子,奇迹般生根发芽,“月饼搭配万元红酒、茅台的豪华配置礼盒”便是一例。

  属于“节日腐败”式的送礼为何会屡禁不绝春风吹又生?显然与当前不少地方不少部门并未依法办事照章办理或以各种借口刁难有着很直接的关系。不是有求于你,谁会无缘无故花出吃奶力气也要送出大礼?这其中不乏权力的任性和权力不作为乱作为的魅影,也是钱权交易的老旧顽疾。送礼之所以“经久不息”,与监管乏力也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从现有的监督模式看,尽管节日的送礼形式已经花样翻新,但对于送礼的监管依然比较滞后,更多的只是属于事后纠错型。在更趋隐形更加不留痕迹的“节日腐败”新形势下,很难有“与时俱进”的雷霆出击。

  对新的“节日腐败”招数,要明令禁止、严肃查处,对于违法违规人员,坚决做到零容忍,并予以曝光;同时,进一步细化各项规定,如严格规范发票、报销制度,将监督的位置前移;以及协调包括工商、税务等部门,扩大群众监督举报的渠道,各级纪委有必要搜集和构建相关数据信息,完善监管体系。只有如此,才能让各类隐蔽花哨以及打擦边球之类的“节日腐败”无处遁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54086/
1
上一篇答对10题消3分 靠谱吗?
下一篇 日本新安保法不“保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