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宋学敏 现时,很多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推出了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架起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一种问政工具及树立良好阳光的服务型政府形象的重要方式。该开通却未开通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单位,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然而,开通只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如何运营运作却是学问。倘若不能正确对待并熟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就可能惹出是非来,仅是较近就有几桩。
“老公让我中呗。”9月8日上午,嘉兴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嘉兴环境保护”转发了被奉为“国民老公”的王思聪的一条微博,并配上了如此令人咋舌的评论。在微博发出后半小时,这条帖文被删除,官方表示是账号被盗用了。官微卖萌不是不可以,有很多官微通过卖萌改变了在公众中的刻板形象,聚敛了人气,表现出很大的亲和力。然而,卖萌也要讲究分寸,否则,就是拿肉麻当有趣了。而事发后,账号被盗用的回应,也太小瞧公众的智商了。卖萌卖歪了已算事故,但跟传播涉黄信息比起来,显然小巫见大巫。近日,有网友发现广东清远市环境保护局官方微博发布了两篇招嫖文章,而且长时间没有删掉,曝光后当地官方回应称,“估计是电脑中毒了。”电脑中毒或许是真的,但为何文章发布了这么长时间才被管理人员发现呢?不也说明维护者失职吗?
如果说以上两例是充分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官微维护没有尽职尽责的话,那么,有的官方微博微信则是表现得热心和敬业过了头。没错,很多读者应已猜到了这指的是昨天本报“微话题”栏目所说的事情——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发布消息称,从23日起,驾驶员绑定“武汉交警”微信后,完成交通安全教育学习,并答对10道题,即可获得“交通违法减免3分”的资格。表面来看,这次推出驾驶员学习减分活动,是为了让驾驶员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意识,文明行车。此举也让司机朋友一片叫好,认为以学代罚是一项创新。可是,有人叫好并不能消除质疑,因为这种做法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容易走形式,留下管理漏洞,特别是还有政务微博微信滥用权力“吸粉”之嫌。还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过于追求所谓的“独家发布”和“率先发布”,以“吸粉”“涨粉”!
政务微博微信能不能“吸粉”“涨粉”?答案当然是“能”。问题是,“吸粉”“涨粉”须为之有道,那就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公众参与,促进群众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理解。同时不失时机地借助其他媒体的传播平台,共同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否则,心不在“正业”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公信力,何谈“吸粉”“涨粉”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