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7日电 日前,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六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九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上,中新网健康频道采访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委会委员、全国著名骨科专家,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童培建。
问:每年一届的国际COA骨科盛会对我国的骨科发展有什么影响?我国骨科发展的现状如何?
童培建:每年一届的国际COA骨科盛会对我国的骨科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自2005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九届,是我国骨科届较具性的学术年会,也是骨科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展示会。年会是较具创造力的群英辉煌相聚;是骨科届较高层次的智慧碰撞;是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是临床医生与生产厂商的良性互动。同时年会还为骨科领域生产厂商之间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对我国骨科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至于我国骨科发展的现状,大体可分两个方面谈。一是骨科医学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二是骨科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骨科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因为我们有宝贵的中医理论支持,因此在国际上还是靠前的,这是学术问题,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今天我仅重点说下民族骨科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问题。总起来说,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高,发展比较快,但也有一些制约因素。骨关节产品,70年代前期都是从国外进口,那时国内没有,被外国垄断着,价格昂贵。70年代末我国才开始研发并生产骨关节产品。由于中国人体型与外国人不同,老外大多高大肥胖,他们的产品在我国还是不太受用的。而我们的民族产品,是专门给中国人自己定制的,适用性强,很快就被医院和病患接受,整过行业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我国的人口多,十三亿人,患者自然也就多,病人多了就需要治疗,治疗就得用器材,倒逼着民族骨科产品和国产品牌的的发展。但由于骨科企业的准入门槛比较高,骨科品牌注册要求严、期限长,一般一个品牌从研发成果转化成产品,企业试制出的产品从申报到正式注册大约需要七年。这么严苛的注册制度,站在医生和医疗界的立场看,的确是必要的,骨科产品是直接植入人体的,人命关天,不能有半点马虎。但从另一方面看,却也制约了骨科产品的快速推陈出新。
问:中国民族骨科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请您从专业的角度谈谈对国产骨科产品的看法。
童培建:近年来,对骨科事业是高度重视的,对民族骨科企业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对骨科项目的开发研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再加上我国骨科企业人才济济,实力雄厚,因此,发展势头很好。
我国的确有一些优秀企业,如北京就有几家生产企业,不仅自己有专门的研发团队,还非常注意与国内高校的研发团队、骨科专家、医生结合起来,其产品和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如说力达康的三D打印技术,超过了国外的先进水平,可打印仿生复制假体,不仅能根据患者的体型、患病部位量体裁衣,定制定作,还有利于术后恢复原状,在全行业处领先地位,深受医生和病患喜爱。
问:谈到骨科国产品牌问题,我们想了解一下国产骨科产品(比如人工关节)的研发过程,是如何满足患者对产品的需求的?
童培建: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国骨关节起源与发展的问题,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京协和医院已故王桂生教授、解放军301医院卢世璧院士、积水潭医院王继芳、郭新堂等几位教授,会同钢铁研究院徐英诚高级工程师以及原航空工业部材料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合作研制成功了我国自己的人工骨关节,填补了我国医疗器械人工骨关节的空白,开创了人工关节置换的先河。此后,全国各大型医院广泛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使众多关节致残骨病患者重新获取了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特别是自1983年起,珊瑚面人工关节普遍用于临床,至今30余年,手术10多万例,使用寿命长达15至30年以上,是中国较经典的人工骨关节。现在,我国医疗界的专家教授们,认真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时俱进,不断研发出新品。
我国的人工骨关节制造厂商,大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例如北京有一生产厂家,16年来,广泛与北京及外地大型医院的骨科专家携手合作,吸收国外的先进高端技术,研制出了适用于中国病人的髋、膝、肩、腕、肘、踝六大系列人工关节,在全国各地广泛用于临床。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骨肿瘤发病率呈趋高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且病情发展快,骨关节则个性化。为了紧急解决治疗中出现的这一特殊性问题,企业攻克了高难度技术难关,研制出了高质量的骨肿瘤人工关节。尤其可贵的是,他们还根据个别特殊病例,从个体特制,到改进术中组配,任选使用,再到现在的三D打印仿生复制假体,便于术后恢复原状。随订随制,保质保量,确保及时手术。十多年来,为国内各大医院提供了数万套骨肿瘤人工假体,配合医院救治了数万例年龄不等(从7-8岁到80-90岁)的骨肿瘤患者保住了患肢,挽救了生命。
问:骨科产品是经常在我们生活中使用,我们知道受到创伤时会用钢板固定,人工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什么样的人群?手术效果如何?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童培建:人工骨关节涵盖人体所有关节,一般来说,按自然规律,往往多用于年龄50岁以上的人群。但近年来,我国骨肿瘤发病率呈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再加上因事故致残患者,因此,适用范围也就相对扩大了。
手术效果以及人工关节具体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问题,这就看具体对象、患病部位了。有些人术后就很好,如相声演员姜昆,术后恢复的比较不错,他自己对手术非常满意,曾专程到杭州请我吃饭。不过,按目前骨关节制造水平,髋、膝、肩、腕、肘、踝各个不同关节植入体内,人工关节受限制的程度度是不同的,毕竟上人工关节弯曲度不能小于五十度,比如对于术后患者蹲下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当然,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受限制的程度是会得到不断改善的。
问:为了让我们的患者更好的康复,术后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做好康复锻炼?
童培建:这个问题很重要,叫围手术期管理。首先要注意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巧。其次,植入材料选择上要严苛,丝毫不能马虎,我就常用力达康的产品,因为用的很安全,病人反映都不错。再就是在术前,严格按手术流程操作,在制定手术方案时,要细致认真,因人而异。麻醉时得注意并发症,较大限度确保病人的安全。总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预防意识,在辅助项目方面要强化管理。要作好血液管理和贫血管理,特别是不能形成血栓。还要多模式地做好疼痛管理,如镇痛可选择鸡尾酒、镇痛棒等。手术时,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哪怕在放引流管这些细小事上,都得留心注意。除此之外,我一个科就配了3名康复师,手术时就进入。对病人发康复手册,灌输快速康复理念。再辅以中医疗法,结合中医推拿按摩和西医疗法,是能达到早日康复的疗效的。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是很值得我们留意的。国外很重视我们的中医疗法,有的甚至研究得很深,我手机上就有两条外国医生交流运用中医疗法的短信。我们一定不要把老祖宗的好东西丢了,要认真整理,发扬光大,造福病人。同是也要注重吸收西医的新技术、新成果,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关于如何做好康复锻炼,这就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恢复期,制定由易到难,由小运动量到达运动量的恢复方案,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实施。
说到这里,童培建若有所思。回首从医路,他的心头浮起了些许的欣慰。展望骨科事业的未来,他那双眼睛里,温热之情更加炽热如燃。(中新网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