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暑热慢慢退去之际,新闻圈却让火辣辣的火锅给刷了屏。不到十天的时间,全国各地先后爆出多起火锅店热汤泼人事件,先是温州一家火锅店店员泼顾客,后黑龙江电视台播出了佳木斯的顾客泼店员闹剧,还有海口的、哈尔滨的……温州被泼店员大面积烫伤,佳木斯被打顾客怀有身孕受到了影响,海口的那位受害小伙干脆被毁了容。
概览几起事件,有的是店员泼顾客,有的是顾客打店员,有的是顾客之间的事,总之,有多少种组合,就有多少奇葩。而公众要问的是,这些人哪儿来的那么大火气,到底因为啥,动不动就泼汤破相毁容的?回顾事件起因,有的是因为让多加点汤,有的是因为菜叶洗得不干净,较大的“涉案金额”就是100元钱,想想也是醉了——这是真正的鸡毛蒜皮引发的血案。
事件起因是可笑的,然而后果又是极其严重的。所以,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不管谁是谁非,谁担责多少,拿汤水泼人都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伤者被毁容或受到更严重的损害,那泼人者将面临法律严厉的制裁。
热汤泼人事件连发,我们有必要深思,这抬手一泼背后太多太盛的戾气,到底哪儿来的。更有理由梳理,这矛盾是怎样起于微澜,并步步激化较终酿成悲剧的。几起事件具体经过不同,但矛盾激化的路径大体一致。先是吸管没了、菜不干净、汤少了不给加等小问题,后来服务员态度差点不予配合,食客再蛮点,较终走火。
板子不能打一边。商家有责任,服务理念和对服务员的管理不到位,管理服务都跟不上,还一副“爷不伺候”的对抗姿态,为事端埋下了祸根,如果像某些火锅品牌那样微笑服务,食客宾至如归,那即便出现一些小状况也能很快平复。而顾客方面,有些顾客就是太把自己当“上帝”了,对服务员缺乏起码的尊重,不拿人当人,呼来喝去,稍有不合意便大肆发作,把维权引向自我、自私的极端境地。冲动的后果,是给两个乃至多个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可能改变,想必当事人此时也在后悔和反思,是不是自己当时稍微让一步,就不会出现现在的结果了?
跳出热汤泼人事件,是公共空间的公民行为规范问题。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在公共空间内,必须时刻以相应的道德伦理约束自身,有时太过强势、不饶人,甚至无所敬畏嚣张跋扈,又能得到什么呢,能证明你“获胜”了吗?未必,反而有可能损人害己甚至身陷囹圄。而少点戾气,多点涵养,多点礼让,也不意味着胆小软弱,反而可能少了麻烦纠纷,多了一层境界。
别再只为“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都会冲冠一怒;别再只为吃个火锅,都会酿成不可收拾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