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25日,湖北省血防办分别在我市东宝区、沙洋县和屈家岭管理区组织召开血防传播阻断达标考核反馈会。会议通报了3个县(区)的技术考核报告,省考核组组长、省血防办副主任张险峰宣布:东宝区、沙洋县和屈家岭管理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
7月5日至10日,由全省卫生、畜牧领域的10余名血防专家组成的传播阻断达标现场考核组,分人群感染率调查、家畜感染率调查、钉螺感染率调查和血防历史资料核查等四个考核小组完成了对我市沙洋等3个县(区)的现场技术考核。从此次反馈会上通报的考核报告来看,东宝区、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传播阻断考核的人群感染率、家畜感染率、钉螺感染率和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均控制在标准以内。
张险峰在反馈会上指出,血吸虫病防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化的特点,东宝区、沙洋县和屈家岭管理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在接下来的防治阶段,荆门市仍要继续巩固达标工作基础,严防疫情反弹,做到血防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变、防治经费不减、专业队伍不散、工作力度不降;继续深入推进血防综合治理,做好县域内血防资源整合,集中投入一片,成功治理一片;同时继续加强血吸虫病监测,全面提高血吸虫病监测工作敏感性。
此次达标的3个县(区)区加上此前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掇刀区,至此,我市6个县(市、区)中,已有4个县(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这不仅意味着几代血防矢志不渝的工作追求转化为现实的防治成果,也使全市把瘟神扫进历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通讯员蔡云峰 陈丽华)
【相关链接】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标准”(GB15976-2015)将血吸虫病防治进程定义为病情控制、传播控制、传播阻断和消除等四个阶段。其中传播阻断是指同时符合以下四项:①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②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畜;③连续5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钉螺;④以县为单位,建立和健全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