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司法,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较高人民法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人民法院建立网络执行查控机制,通过网络查询被执行人存款和其他金融资产信息,办理其他协助事项。
9月1日下午,荆门市中级人民召开了建立网络执行查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执行财产难查一直是形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传统查询方式周期需时1个多月,成本高、难度大,极大制约执行工作开展,严重影响执行效率和司法公信。网络查控系统的建设,也标志着长期困扰法院执行工作中“被执行人难寻、执行财产难找”两大难题有望得到根治。
目前,全国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建设主要采取两种模式:
一是“总对总”联网,即较高人民法院通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专网通道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网络对接。
二是“点对点”联网,即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当地银监局金融专网通道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省级分行网络对接。
从6月1日截止8月底中院已利用该系统共发送查询案件数106件,查询被执行人156人,银行及时反馈数2503次。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的全面运行,在提高执行效率的同时,将极大节约司法成本,有效化解“执行难”。还将进一步深化被执行人财产查控功能,实现查、扣、冻一体化操作。同时逐步扩大被执行人财产协助查询范围,工商、房产、土地等部分均有望纳入查控系统之中。该系统的全面运行,在提高执行效率的同时,将极大节约司法成本,有效化解“执行难”,解决执行难。(记者 文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