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李明 近日,南京一市民嫌西瓜不甜,与商贩起了争执,其后报警,称自己被骗。出警民警为了化解矛盾,自掏腰包将西瓜买走,边吃边写出警记录,较后还加了句“发现西瓜确实不甜”。
从上世纪90年代,110逐步扩大职能,拓宽服务范围,展开报警服务工作以来,就一直被无效报警所困扰。这两年各地统计的情况显示,无效报警较多的可以占到全部报警电话的四分之三,少的也占二三成。除去恶意骚扰、虚假报警和误拨几种情况外,各类奇葩报警让人“大开眼界”。从钥匙落在屋内、小狗爬上房顶,到家里电视没信号、话费充错了号码,都成为报警的理由。至于重庆小伙子嫌女友太懒,报警请警察帮助分手,十堰一男士因妻子不给零用钱,一怒报警,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为什么会有人因为这些奇葩理由拨打报警电话呢?一些人在打电话时,也知道警察解决不了夫妻纠纷、男女情感、西瓜不甜之类的问题。但正处于情绪冲动的时候,咽不下这口气,需要渠道发泄,也需要依仗别人“震慑”一下对方,所以想到了警察。这和有人找至亲好友为自己站脚助威,心理比较接近。还有一些人则是因为对110的职责范围认识不清,也不了解其他机构的工作职责,或者是和其他机构难以沟通造成的。比如家里电视没信号可能是转播的问题,也可能是线路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要找不同的单位。如果搞不清由谁负责,如何找到负责者,一些人就想到找警察这条路。
都说“有困难,找警察”,不过110还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的紧急危难求助为主要任务。包括奇葩报警在内的大量无效报警的存在,会造成110接警服务台不堪重负,发生报警电话排队等候的现象,这是对有限的110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更严重影响110接出警效率及指挥中心应急反应能力。一旦真的遇到突发情况,会导致一些急需救助的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甚至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从只针对刑事治安案件,到解决群众的各种求助,110越来越“接地气”。但它毕竟是特殊服务平台,不是遇到大小麻烦时拉过来抵挡或者随意支使的工具。特别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就别麻烦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