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执利剑增素养让谣言断翅膀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宋学敏 “方圆一公里内无一人生还,政府刻意隐瞒死亡人数”、“CNN记者在华报道,被‘官方人员’阻止并殴打”、“毒气已经扩散到天津市区”、“8岁男孩急需RH阴性A型血”、“官员竟在发布会上睡觉”、“天津市发布空气污染预警”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宋学敏  “方圆一公里内无一人生还,政府刻意隐瞒死亡人数”、“CNN记者在华报道,被‘官方人员’阻止并殴打”、“毒气已经扩散到天津市区”、“8岁男孩急需RH阴性A型血”、“官员竟在发布会上睡觉”、“天津市发布空气污染预警”……这些传闻是否耳熟,你是否为此惊恐过、愤怒过、激动过,为了“真相”争先恐后地转发过?然而,如果告诉你,这些都是彻头彻尾的谣言,你是否有种被人愚弄和利用的感觉?

  是的,当绝大多数公众还在为爆炸造成的死伤悲痛的时候,为受伤群众和消防官兵祈福的时候,为市民积极献血而感动的时候,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微博里,却涌动着各种或惊悚或“揭黑幕”的谣言。这些谣言被包装得有模有样、煞有介事,人为地制造裂痕、煽动仇恨,甚至炮制“假感动”。有些人竟不惜造自己和家人的谣,利用人们的善良和爱心诈骗敛财。比如,有人就谎称父亲在爆炸中身亡,骗3700多名网友打赏,连诸多大V都中招。这种无耻行径较大的危害还不在骗取了多少钱财,关键是透支公众的善意,可能妨碍到真正需要救助的人。

  借灾难敛财消解爱心,而事关公共安全的谣言危害更甚于此。此类谣言多被伪装成向公众“科普”的样式,其实,不过是夹杂兜售私货,扇阴风,点鬼火,刺激公众的痛点。近日,网上那个疯传的“Burn Down”原则,就是这类谣言的绝佳例证。其声称的国际消防界普遍遵循的“划出隔离带,人员撤离,里面烧完炸完了再进去处理”,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更可笑的是“Burn Down”这个词其实是生造的“中式英语”!而“Burn Down”谣言的炮制者,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抹黑那些为救灾而牺牲的消防战士,居心何其毒也。

  灾难当前,人性凸显,有舍身取义的英雄,也有消费灾难的跳梁小丑。唯恐天下不乱之徒,不独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有,且几乎是所有灾难的“标配”。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我们见识过,连几年前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流传“吃盐防辐射”的谣言,还曾引发各地老百姓抢购食盐的疯狂举动。这不难理解,因为灾难期间,公众对安全的切身关切、恐慌和急于问责的心理,较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通过散布一些惊悚信息,混淆视听,蛊惑不明真相的群众,从而浑水摸鱼,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谣言的危害不必赘述,称它是灾难之后的次生灾害毫不为过。因此,打击谣言,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对谣言制造者必须祭起法律之剑。而说到谣言止于公开,“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却是互联网时代的“特色”,因为真相调查公开需要过程,辟谣也需要时间,而且正所谓“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与谣言的巨额转发量相比,辟谣转发数少得可怜。即便如此,还是要对那些努力辟谣的媒体和个人抱有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存在安抚了更多的公众。

  而谣言也止于智者,对普通公众来说,提高科学素养,增加辨识能力,力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对那些吃不准但明显可能助长恐慌心理和不安情绪的信息,还是耐心等待媒体和官方发布为好。除此之外,普通公众对媒体和官方的辟谣还应多多转发,不必吝惜举手之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50178/
1
上一篇津报决不放过任何角落 决不放弃任何希望
下一篇 靠"小三劝退师"不能解决问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