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湿疹的治疗方法 3类诊治方法轻松解除烦恼

湿疹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疾病,它严重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该怎么治疗湿疹呢?治疗湿疹的小偏方都有哪些呢?如果这些问题你还没找到答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做出解答,大家请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湿疹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湿邪才是引起

  湿疹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疾病,它严重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该怎么治疗湿疹呢?治疗湿疹的小偏方都有哪些呢?如果这些问题你还没找到答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做出解答,大家请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湿疹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湿邪才是引起湿疹的真正原因,湿疹是由内外因素作用引发的皮肤炎症。所以身体内部的不均衡才是引发湿疹的主要原因。

  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本病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应内服药和外用药同用。

  (1)湿热证

  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①黄芩和黄柏各10克,苍术和苦参也各10克同于猪苓10克用水煎服。

  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⑤将马鞭草用水煎取汁液,等到冷后清洗患处。

  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

  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本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

  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②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

  ●另一治法

  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活血养血为主,参考药方如下:荆芥12克,防风12克,白藓皮15克,丹参12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18克,薏苡仁24克,白芷9克,鸡血藤20克,赤芍10克,白术15克,党参18克,淮山18克,乌梢蛇15克,水煎服。

  湿疹外用药洗方:败酱草50g,苦参15g,蛇床子30g,川柏10g,明矾6g,马尾连10g,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约剩药液500~1000ml,即可用之熏洗患处,每日2次。对外阴湿疹效果尤佳。

  对于湿疹的饮食,患者可常食用有祛湿或清热祛湿的食品,如苡米和冬瓜煮汤食用,或饮用青瓜、丝瓜汤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专家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湿疹的介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了解前湿疹的预防知识,在出现疑似症状后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症施治,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乐观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湿疹偏方

  1.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湿疹偏方: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2.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3.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1日1次。

  4.吴茱萸100克,研细末,加肤轻松软膏调糊状,外敷湿疹处,1日3次,一般用1次痒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炉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叶15克。共研末,装入广口瓶内备用,撒在湿疹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

  6.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冶慢性湿疹效佳。

  7.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t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8.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9.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10.山药茯苓糕

  山药可健脾除湿,养阴润燥;茯苓健脾益胃,祛湿安神;大枣健脾益气;蜂蜜养阴润燥解毒。

  【原料】生山药200克,茯苓100克,大枣100克,蜂蜜30克。

  【制法】先将山药蒸熟捣烂,大枣煮熟去皮核,茯苓研细粉,与枣肉、山药拌匀,上锅同蒸成糕,熟后淋上蜂蜜即可。

  【特点】山药可健脾除湿,养阴润燥;茯苓健脾益胃,祛湿安神;大枣健脾益气;蜂蜜养阴润燥解毒。共组成方,相互增强健脾除湿、养阴润燥之力,性味均为甘平,因此阴血亏损、燥热伤津的患者可以常食用。

  11.三仁饼

  【原料】小麦(仁)粉200克,核桃仁15克(研细),花生仁20克(研细),茯苓粉100克,发酵粉适量。

  【制法】先将小麦粉、茯苓粉和匀,加水调成糊状,再加入发酵粉拌匀后,将核桃仁、花生仁掺入面团内,制成饼,入烤箱烤熟即成。

  【特点】小麦味甘、性凉,养心益肾、补脾胃;茯苓味甘淡、性平,健脾胃、利水湿;花生味甘、性平,养血润燥,补益脾胃;核桃仁味甘、性温,养血滋阴、益精强肾。诸原料相配合,制成饼经常食用,可达到养血润燥、滋阴除湿目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7634/
1
上一篇湿疹的预防措施 八个措施远离湿疹
下一篇 湿疹病情的发展历程_重庆皮肤病医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