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水货改行货”转手可牟利千元
昨日上午,市民向先生打进热线6459110:一年前托人在北京买的单反相机,在宜昌专卖店要求保修的时候,却发现是“假”相机,不享受保修服务。
记者钟良报道:向先生的这台单反相机,是去年花一万多元托人从北京买的。当时卖家称是原厂正品行货,可享受全国联保,并在开箱后,检查了说明书所列的各种附件齐全。因这台相机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平常工作又忙,使用率并不是很高。近来使用时,发现拍了20多张照片后,相机就没电了。向先生怀疑是质量问题,于是通过官网查询到宜昌代理商地址,前来检测修理。
行货水货区别大
相机价格相差数千元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城区电脑城的该相机专卖店,店内的万经理正在对向先生讲解有关相机的内幕。
万经理首先介绍了何为行货,何为水货。所谓行货,是经过合法的报关手续等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境外商品。购买行货较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到商家承诺的三包服务。所谓“水货”,就是指那些经过非正规渠道,逃避了海关的查验以及关税,在某地区没有正规销售代理的情况下直接在该地区销售的产品。虽然水货并不一定是假货,但属于不应在大陆销售的商品,自然无法在大陆享受到商家承诺的三包服务。
大陆高端单反销售供不应求,代理商拿货时,会被厂家要求搭配销售一些非畅销机型,加上售后维修团队,无形中增加了正规经销商的成本。水货销售商则通过“店内保修”来稳住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让其因专业知识的不足,查证困难。因为逃避了关税,销售水货经营成本低,一台水货单反相机,就可以为经营者带来数百到数千元的利润。目前国内市场较大的水货进货渠道是香港,主要是因为香港是我国较好的免税港口。
而向先生这台相机,很“幸运”地就是水货。经维修的王师傅鉴定:相机的销售商更换了原装电池和充电器,换上网上随处可见的劣质产品。
记者上网查询了解,以该款相机为例,有正品保证的电池标价450元,没有正品保障的50元,充电器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水货改行货”的过程中,销售者可将原装电池、充电器以正品价格卖出,换成劣质电池、充电器后,又以正品价格卖出,其中可非法获利近千元。
翻新机当行货卖
就连销售员也难分辨
但为什么说向先生“很幸运地只是买到了水货”呢?因为他买的还不是翻新机。
万经理说,翻新机就是指一些无良奸商用二手回收过来,或者有问题的相机经过二次加工后的产品。
通过对机身外部重新喷漆或者维修损坏的部件等步骤,把旧相机重新包装后再推向市场。厂家为了防止这种造假方式,会在包装封口处,贴上一次性封标,机身、保修卡、包装盒上的编号三码合一,才为正品。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伪造者往往勾结正规代理商,在销售相机时,将原装包装盒以特定方式拆开,不破坏包装正面的封标,然后高价回收包装盒,装入翻新机或水货机,贴上伪造的编码信息,以行货价格卖出。这样的手法,即便是扫描包装上的条码,也会显示正常的相机信息。
该店维修师王师傅说:“现在翻新机的工艺,越来越精细,对硬件知识不太了解的消费者,极难分辨其中的区别,即便是店内工作时间不长的销售员,也不是每次都能分辨出翻新机。”
购机别只图便宜
本地官方售后有保障
万经理告诉记者:“正规渠道销售的相机,都有一个较好的机身编号,只有包装盒、机身、保修卡上的编号一致,才能基本确认是正规渠道销售的行货。公司要求,已售相机的发票第四联(含机身编号、消费者和经销商信息)每日录入,每周上报官网,每月将原件寄至总部核对信息。如果消费者不确定相机是否为正品行货,我们可代为鉴定。”
记者采访了另一品牌相机宜昌官方专卖店的石经理,他对记者说:“很多消费者在选择相机时,都是首先比较价格,却不知道,正规销售商的利润来源,是厂家依据畅销、滞销产品的销售量,来确定销售的提成。无论是实体店、网店,厂家的出货价都是一样的。所以销售商只能通过组织活动,来扩大销售,获得更多返点利润。如果发现同款相机的价格,便宜200元以上时,买的时候心里就要多掂量下了。”
万经理和石经理均表示:因为产品的定价权在厂家,所谓买“低价高质的相机”基本不可能,而本地的代理商,出于维护商誉的目的,不可能冒因销售假货被取消销售资格的风险,为了扩大销量,都会在促销、售后上制订一些更适合本地的政策。
记者从12315、家电办等处了解到,异地购买的问题相机,需向购机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且协调处理需当事双方到场。也就是说向先生必须到北京,才能处理此事。
提醒
正规的相机代理商资料,都可在相应品牌的官网上显示。省会城市的分公司和销售中心,也可鉴定相机真伪,万不可只比价格,盲目购买。因为目前所有知名的相机厂商已经明确规定,在官方指定维修点维修相机的时候必须同时出示相机保修卡以及购机发票。如果没有购机发票的话,是无法享受到厂家提供的全国联保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