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开发之过?贪欲之祸

原金山街办鹏程村党支部书记程用银落马后忏悔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无视纪律、不讲规矩、不守底线,必然踩雷、触电,甚至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 题记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石教灯 陈子才 通讯员 向辉义)旧房

开发之过?贪欲之祸!——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系列腐败案件警示录

原金山街办鹏程村党支部书记程用银落马后忏悔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无视纪律、不讲规矩、不守底线,必然“踩雷”、“触电”,甚至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
  ——题记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石教灯 陈子才 通讯员 向辉义)旧房变新楼,旧貌换新颜。征地拆迁是一个城市开发建设重要环节,然而,拆迁中的腐败,却让城市开发建设染上污点。
  今年以来,针对湖北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征地拆迁、工程建设、违章建筑管控领域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黄石市纪委牵头组织市检察、公安机关和开发区纪工委成立专案组,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了一批征地拆迁领域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问题,有力震慑了腐败分子,净化了开发区建设环境。
  系列案件共查处各层级党员干部23余名,上至管委会个别领导下至一些镇村干部,不同程度存在腐败问题,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非法套取还建房22套,面积2800平方米,违法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针对这些违纪违法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的问题,我们结合案情进行了深入剖析。
  
  偏离规矩就会走歪“好干部”底线脱轨,人生崩盘
  
  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规矩,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无视纪律、不讲规矩、不守底线,必然“踩雷”、“触电”,甚至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肖甘霖违纪违法事实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没有思想的蜕变沦落,就没有行动上的贪欲无度。一个人由好变坏首先是从思想蜕变开始的”,肖甘霖这样总结自己宗旨信念沦落到私欲私心膨胀的蜕变过程。
  在担任开发区领导干部以前,肖甘霖是公认的“好干部”:出身农村、人聪明、肯吃苦,工作雷厉风行,有思路、有魄力。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能人”,在金钱的诱域面前,却败得一塌糊涂。
  2006年,肖甘霖被组织委以重任,调任开发区,主管开发区拆迁还建工作。随着手握权力越大,肖甘霖逐渐失去对“纪律与规矩”的敬畏之心,私欲在“名利、亲情至上”的扭曲名利观、亲情观浸润之下发酵膨胀。
  上任后,他将许多纪律和规矩写在文章里、讲在会议上。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表面上热热闹闹、振振有词,但内心深处,却视党纪国法如无物。
  为了帮助儿子敛财,肖甘霖将本应该对外公开招投标的开发区还建楼绿化工程改为定点邀标,再指定中标公司,让儿子非法获利158万元。
  就连居民还建点做摩托车棚这样的小工程,肖甘霖也不放过。通过给相关部门打招呼,他肆无忌惮地直接要求后者,将该工程给其儿子承建,由此非法获利7万元。
  权力脱缰,人生脱轨。
  放纵亲友,整个家庭形成了以肖甘霖为核心,父子联手、全家上阵、共同敛财的链条,陷入了“物质生活享乐化、精神生活颓废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的泥沼。
  妹夫柯某,在开发区承建开发区多个工程项目,累计送肖甘霖感谢费24.2万元。
  儿子的同学张某,承建开发区4栋还建楼工程,送肖甘霖感谢费30万元。
  妹夫的堂弟柯某,成功承接开发区还建楼外墙砖采购项目。事成之后,将10万元感谢费交到肖甘霖的儿子手中。
  ……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工作期间,肖甘霖漠视纪律,不讲规矩,背离党的要求和规定;自行其是,胆大妄为,恣意践踏党的纪律,较终酿成人生苦果,伤害了亲情,自毁了前程。
  
  “利”过就是“狱”拆迁“硕鼠”痴迷“钱程”,毁了前程
  
  “举头三尺有纲纪”,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才能有权不“任性”,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
  剖析开发区征地拆迁系列腐败案,可以深刻感悟“当官发财两条道,为官心中要有戒”的真谛。面对社会诱惑多、陷阱多,当官已是高危职业。天上掉馅饼之时,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时,一旦贪腐,什么都没了,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
  肖甘霖落幕后,一幕幕权钱交易仍在开发区继续。
  2006年,金山街办被开发区托管,成为开发区开发建设的核心起步区,大批项目、大笔资金不断投入。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工地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昔日小镇的宁静,同时也搅动了时任街办党(工)委书记卢振霞与街办副主任陈绪军内心的安宁。
  看到周围群众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一夜暴富”,“辛辛苦苦干一辈子不如群众拆幢房子”,让卢振霞、陈绪军内心产生了波动,为了给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点回报,卢振霞、陈绪军开始动起了心思……
  2006年,卢振霞以为街办干部谋福利为名,公然违反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规矩”,以街道办事处名义组建鑫鑫建筑公司,承接项目土方工程,组织街办全体干部入股,卢振霞、陈绪军各入股4万元。
  鑫鑫建筑公司实际只有3个人,陈绪军作为街办领导具体分管,卢振霞安排其弟任公司会计,安排陈绪军的情人任公司出纳。鑫鑫公司由此沦为卢振霞、陈绪军的“钱袋”,个人和金山街办各类不能通过财政入账的费用都通过鑫鑫公司支出,金额高达近百万元。
  久而久之,通过鑫鑫公司报销费用和发放补助已不能满足卢振霞、陈绪军对金钱的渴望。
  在金钱诱惑下,他们将手中的权力,异化为挥霍纵欲的资本和权钱交易的筹码,联手结成团伙,搞利益集团,搞利益交换,将党纪党规当成“纸老虎”、“稻草人”,将党组织当成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
  2007年,卢振霞、陈绪军几经腾挪套取兴鑫科技项目工程土方款80余万元予以私分。
  2008年,卢振霞、陈绪军在鑫鑫建筑公司承接四棵、张冲、金山还建点还建楼土方工程项目中,通过虚增工程量套取工程款50余万元,两人予以私分。
  此后不久,卢振霞、陈绪军如法炮制,又套取铁山工业园土方工程50余万元予以私分。
  彼时的卢振霞、陈绪军,完全将心思用在了如何捞钱上,抛弃了信念、背离了宗旨,满脑子充满了对金钱的欲望,全然没有了纪律和规矩这根弦。
  殊不知,“利”过就是“狱”,这些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票子、房子、车子,其实是一颗颗的“定时炸弹”,终有引爆的那一天。
  2014年11月、2015年1月,卢振霞、陈绪军先后落马。
  面对冰冷的铁窗,卢振霞懊悔不已:“此时的我,完全被利益蒙住了双眼,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为了钱不讲党性,不讲原则,也不讲法纪,不顾后果”。
  陈绪军向办案人员表示,腐败路上,他们怀揣着些许惊恐和懊悔,也曾一步三回头,摇摆过,后怕过,但欲望和侥幸推动着他们一步步走了下去,越走越快。时间长了,他们头也不回了,完全丧失了党性原则,变得习惯、麻木,彻底堕落。正是不该伸的手、不该开的口、不该动的心,将他们引向不该走的歧途。正是心中一念侥幸,让他们背叛初心,将廉洁信念换做规避风险的表面文章,较终铸成大错。
  
  丧失原则遭“围猎”党员干部与工程老板“勾肩搭背”
  
  当权力遇上利益,在各种诱惑之下,失去了定力,则必然被“围猎”。
  “人生不能越界,原则必须坚守”。与老板接触交往应公私分明、有道有度,遵循工作上坚持原则,生活上保持距离的“平行”交往原则。与老板勾肩搭背、称兄道弟,较终会被老板们“围猎”,被其利用。
  卢振霞、陈绪军落马后,诸多腐败细节浮出水面,发人深醒。
  俩人都喜欢打麻将,与周细平和袁四平结成长期牌友。
  周细平,是当地有名的“混混”,曾经受过公安部门打击,在当地很“混得开”。
  “我们金山街办的领导包括我在内都不愿意得罪周细平,因为毕竟很多征地拆迁工作需要周细平这样的混混支持和协助,关系搞僵了,对以后工作也会有不利影响。”从陈绪军的话中可以看出此人在当地的“份量”。
  袁四平,个体老板,在2000年初就与卢振霞认识,在一砖厂改制中受到卢振霞的照顾。
  卢振霞、陈绪军与这些当地“势力人物”亲密无间,私交甚好。
  一次,袁四平到卢振霞家喝茶,并奉上1万元现金、两条黄鹤楼1916香烟、两瓶五粮液酒。闲聊中对卢振霞说:“听说卢书记打麻将打得好,什么时候找您学习一下”,卢振霞满口答应。
  此后,卢振霞、陈绪军经常邀约周细平、袁四平一起打麻将,牌桌上,卢振霞赢得输不得,“不胡牌”就发脾气,袁四平见状就经常故意“放炮”让卢振霞“胡牌”,卢振霞也是“十赌九赢”,每次输赢都在万元以上,几年间卢振霞靠打麻将赢了近30万元。
  投其所好,是老板“围猎”领导干部的惯用手段。老板们除了陪赌,还送“色”。
  郑某是一旅游公司业务员,为拉业务与卢振霞相识,较后成了卢振霞情人,并利用与卢振霞的关系插手开发区还建楼项目非法获利60余万元。
  孙某是周细平的表妹,为在工程上得到卢振霞的照顾,周细平将表妹介绍给卢振霞认识,几次交往之后,看到卢振霞对其表妹有意,为帮助卢振霞俘虏其表妹芳心,在卢振霞的“提醒”下,周细平送给孙某10万元,让孙某成了卢振霞的情人。
  周细平、袁四平等人为加深与卢振霞、陈绪军之间的“感情”,不惜在卢振霞、陈绪军身上全方位“投资”,除了陪打牌,介绍情人外,周细平、袁四平多次邀约卢振霞、陈绪军一起外出旅游,所有费用全包。另外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子女升学、乔迁新居,周细平、袁四平都要登门祝贺,递上“红包”。
  陈绪军先后收受周细平、袁四平等人钱物共计20余万元。卢振霞先后收受周细平、袁四平等人钱物共计60余万元。“围”,较终是为了“猎”,钱不可能白输,礼不可能白送。周细平、袁四平等人在卢振霞、陈绪军的帮助下在金山街办承接了多项工程,且在周细平、袁四平二人大肆兴建违法建筑时放任自流,不管不问。
  卢振霞、陈绪军则利用二人在当地的“名气”摆平了很多“不听话”的群众,解决了许多矛盾。仅在王太村拆迁帮忙维持秩序一事上,卢振霞、陈绪军就付给周细平10万元酬金。
  “周细平是个老板,看中我手中的权力,想我在工程方面照顾他,所以才会在各方面想要巴结我”。卢振霞明知这些老板与他接触是看中了他手中的权力,却贪图于老板们的“贴心服务”,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较后被拉拢腐蚀,沦为“猎物”。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领导“失范”,群“蝇”乱舞

#p#分页标题#e#

  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毁。
  “破窗效应”理论告诉我们,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放任自流,会诱使人们竞相仿效,甚至会变本加厉。这与民间谚语“小不补,大尺五”是一个道理。
  曹庆寿、袁玉和、王绿洲、马军、明申文、冯文政……,他们曾经都是镇村干部,身处开发建设一线,在各种利益交借中,他们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前腐后继地成为金钱的俘虏。
  镇干部以权谋私,村干部则“混水摸鱼”。马军、陈世洋、徐海波、周功构、明申文、冯文政、程用银、柏林忠等都是村支部书记,利用直接参与征地拆迁工作之机,他们罔顾和集体利益,在征地面积、附属物补偿、房屋拆迁谈判中弄虚作假,通过多补、多算、抬高标准等手段,一方面帮助关系人骗取补偿,大肆收受“感谢费”;一方面在自家房屋拆迁时要求“特殊照顾”,费尽心机寻找各种由头骗取补偿。
  在这过程中,金山街办主要负责人卢振霞、陈绪军,不仅带头贪腐,还充当起贪污腐败的“保护伞”。
  作为街办领导,陈绪军明知规划控制区内严禁一切新建建筑,却仍然出资40万元与个体老板周细平合伙办砖厂,违法搭建,内应外合,套取拆迁补偿款。此外,他先后伙同大路村支部书记明申文、宝山村支部书记柏林忠等人,参与建造多栋违法建筑。
  上梁不正下梁歪。党员干部带头,群众效仿,违法建筑在开发区如同病毒一般,始终难以清除。开发区一处600亩的土地,在征地拆迁时,干群合伙造假,竟然清点出1万多棺坟。
  群众为此编了顺口溜:贩枪贩毒不如违法建筑;拆迁拆迁,一步登天!以此表达对党员干部利用征地拆迁营私舞弊、大发横财的气愤之情。这种塌方式腐败、整体性沦陷,严重背离了从政道德,冲击了社会价值观,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影响极坏,教训深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6885/
1
上一篇本土新生代创客昨齐聚一堂 众创空间引爆黄石创新创业
下一篇 建设扶贫路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