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阮瑞祺 胡波)从上周开始,晚报发起的向“高空坠物”宣战的系列报道得到了广泛关注。今天,黄石市文明办和东楚晚报正式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体黄石市民,从点滴小事做起,拒绝高空抛物,保障我们自身安全,同时也为黄石创建文明城市而奋斗。
“东楚晚报对‘高空坠物’这个话题的系列报道做得非常好,关注的是我们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很接地气。”市文明办主任王书南说,这组报道内容详实,分析问题透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对广大市民起了积极的宣传教育作用。
王书南说,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社区、小区中,然而,高空坠物的隐患在这些地方也是较为集中的。如何杜绝高空坠物的发生,应当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去关心和思考的。其中,高空抛物的行为较不可取,不仅破坏环境,还容易造成纠纷、甚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希望通过发起倡议,呼吁市民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本报报道也引起了黄石市“五城同创”办的重视,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对于“高空坠物”并没有明确规定哪个部门担负主体责任,但在创建文明城市的相关规定中有一项要求,保持居民楼楼道、阳台干净、整洁。下一步,可以考虑将杜绝高空坠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到黄石创建文明城市的整体要求中去,督促社区和物业公司开展预防“高空坠物”的专项整治,在各自辖区内进行排查,消除隐患。
《黄石拒绝“高空抛物”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
家是自己的城,城是自己的家。每位市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呵护、爱护我们共同的城市。当前,黄石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高空抛物”不仅破坏环境,而且还可能给他人身体造成伤害,这无疑有损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
建立一个整洁、文明、和谐、美好的城市,需要每一位市民共同参与,从点滴做起,今特向全体市民倡议:
一、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树立精神文明道德概念,提高文明素质,拒绝高空抛物,做文明市民。
二、及时清理自家阳台、门窗等室外悬挂物,经常检查窗户、空调支架等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及时加固,防止高空坠物。
三、监督、劝导家人及身边的亲友等,提醒他们拒绝高空抛物,对高空抛物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加大对周边人群的影响与宣传,形成人人痛恨高空抛物的氛围。
四、社区和物业等管理服务机构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文明宣传工作,使文明之风吹入千家万户。同时,还应当加强监督监管,敦促市民摒弃陋习。
五、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法律法规,约束市民不文明行为。让心存侥幸的高空抛物者难逃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共同谴责和告别高空抛物的不道德行为,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黄石市文明办东楚晚报
2015年8月6日
《拒绝“高空坠物”市民公约》
拒绝“高空坠物”,人人有责,记者整理市民提出的建议,起草了一份《市民公约》,主要内容如下:
1、不要向窗外抛洒任何生活垃圾。
2、高层住户要改掉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杂物的习惯。
3、定期检查家中门窗边沿螺丝、窗框等是否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
4、定期检查外窗玻璃是否变形,破裂或发生松动。
5、定期检查阳台,天台等悬挂物是否松动。
6、及时清理自家阳台、门窗等室外悬挂物。
7、一定要给阳台上摆放的花盆加上防护措施,经常检查其是否稳固。
8、定期检查外墙是否渗水。
9、定期检查空调支架是否松动,建议对其进行刷漆等养护,防止其锈蚀。
10、进行高空维修、清洗外墙面等高空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物品不慎坠落,作业期间相关部门应尽到树立指示牌提醒路人的责任。
11、在大风暴雨天气及时关窗,收好可能因风大刮落的物品如晾晒的衣服,阳台的花盆等。
12、大风下雨的天气出门时,一定要注意察看公共区域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如路边高层建筑物的窗户、吊顶、空调外机、招牌等。
13、行人在马路上,要警惕高架广告牌。由于大风或自然松动等原因,会导致广告牌倒塌坠落。
14、引导家人将窗台或露台上的物品存放在屋内或者背风较安全的地方。
15、如发现有高空抛物、坠物的隐患,及时向物业公司或社区反映。
市民热议 晚报这组报道十分及时体现了媒体责任
过去一周,东楚晚报的读者们对“高空坠物”持续关注,有的市民一大早件事就是买份报纸,看相关内容。
对于身边的安全,大家都有很多想法。有的建议可以组建一个监管任务队,专门曝光高空抛物者;有的建议学校开设课程,教育孩子。
让我们向“高空坠物”说不
昨天早上7点,家住上窑的70岁老人童秀英吃过早饭后便出了门。来到家门口的报摊前,买了一份《东楚晚报》阅读起来。较近几天,童秀英较关注的版块就是关于“关注身边安全·向‘高空坠物’宣战”的系列报道。
“‘高空坠物’确实应该治理治理了!”童秀英说,她曾就是“高空坠物”的受害者。4年前,她从一栋楼房下经过时,一瓶还未喝完的矿泉水瓶从天而降,砸中了她的左肩。“如果矿泉水瓶向右偏移一点,就会砸到我的脑袋,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治理“高空坠物”,童秀英希望所有的市民都能行动起来,一起向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说不。“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然后对举报这种不文明行为的热心市民进行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组建一个监管任务队
41岁的黄世刚家住广场路附近,他已经连续购买一个星期的《东楚晚报》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玻璃瓶如果从十几层的高楼上掉落下来,将会对下面的行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从“关注身边安全·向‘高空坠物’宣战”系列报道推出期起,黄世刚便对该报道特别关注。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要是家人哪天真被天空掉下来的东西砸到了,我还不知道找谁说理去。”黄世刚说,治理“高空坠物”系列报道出得很及时,如果今后亲人或者朋友不幸遇到了这种情况,他就知道该如何维权了。
“治理‘高空坠物’仅依靠市民自律还不够,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黄世刚建议,政府部门应当组建一个监管任务队,利用摄像机、望远镜及夜视望远镜对高空坠物现象进行监管。通过搜集的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罚。
学校可设立相关课程
“向‘高空坠物’宣战需要勇气,而晚报恰恰就给了我们市民这样的勇气,也成为了我们市民较坚强的后盾。”26岁的洪涛家住团城山石榴园,“高空坠物”也是他一直关心的社会问题。对于黄石治理“高空坠物”,他认为现在开始得正是时候。“每年,我都会在各大媒体上看到“高空坠物”引发的事故,轻则致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这些事例也为我们黄石敲响了警钟!”洪涛认为,晚报能推出治理“高空坠物”系列报道,显示出了黄石媒体纠正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决心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课程,告知孩子们高空抛物的危害。”洪涛说,除了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之外,也要让孩子们将文明之火传递下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空坠物’问题。”
晚报就像一面镜子
“晚报就像一面镜子,它把‘高空坠物’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全都照了出来。”家住中窑的市民程涛说,《东楚晚报》推出的“关注身边安全·向‘高空坠物’宣战”系列报道既揭露了黄石存在的一系列不文明行为,又从其他和地区找到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方法,给了市民们很大的启示。
“今后对于‘高空坠物’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市民可以向报纸提供线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程涛说,治理“高空坠物”要调动全市人的积极性,引起政府部门足够重视。
市文明办倡议:拒绝“高空抛物” “五城同创”办表态:来一次专项整治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阮瑞祺 胡波)从上周开始,晚报发起的向高空坠物宣战的系列报道得到了广泛关注。今天,黄石市文明办和东楚晚报正式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体黄石市民,从点滴小事做起,拒绝高空抛物,保障我们自身安全,同时也为黄石创建国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