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位举报高空抛物市民
一根叉棍叉到脑袋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阮瑞祺 整理)向“高空坠物(含抛物)”宣战系列报道持续升温、深入,越来越多市民参与进来,点赞、报料、建言建策……
现象聚焦也好,问题剖析也好,较关键的还是我们该怎么做?有没有切实的行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报记者梳理了国内外一些城市对高空坠物(主要是抛物)好的做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除了高空抛物外,我们头顶的危险还有很多,比如高空养花、工地施工、外墙脱落、窗户玻璃等等,对此,您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建议甚至行动,请及时与晚报联系:6537777。
国内做法
武汉
举报高空抛物奖励百元
武汉,是离黄石较近的副省级城市。对于高空坠物或者是高空抛物,武汉已经在今年上半年开始了行动。
今年3月30日,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公安局、武汉市房管局联合武汉市城管委出台《关于对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举报奖励的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拟从2015年5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的举报奖励活动,为期一年。
《实施细则》指出,凡是市民举报高空抛物行为并提供有效证据,经查证属实的,并能够锁定当事人的按每一例奖励人民币100元。
与之相配套的专班——武汉市高空抛物整治专班常设在武汉市城管委,专职负责受理举报和实施奖励,市民可以通过电话、网络邮箱或来访等方式,向专班举报在本市城区范围内发生的高空抛物行为。
武汉市城管委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举报内容涉及的当事人所在单位、社区或家庭邮寄《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告知函》,并按照武汉市容卫生管理条例第27条,对当事人处罚50元。
该办法从5月1日正式实施后,5月7日,家住武汉杨汊湖的市民胡先生成为首位举报获奖者,获奖金100元。胡先生从汉兴街常二社区一朋友家中出来,走在社区60栋附近时,差点被从天而降的香蕉皮砸中。胡先生随后决定“守株待兔”,抓拍取证。5分钟后,一袋白色生活垃圾从该栋5楼一住户家中抛出的画面,尽数落入胡先生的手机视频。
较终,胡先生将视频送至武汉市高空抛物整治专班,经过鉴定,该视频虽然只有短短6秒,但已清晰记录住户抛物的整个过程。武汉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称,按照《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实施高空抛物行为的,将被予以50元罚款。
北京
向“抛客”全面宣战
2015年5月6日到11日,围绕高空抛物这一顽疾,北京当地媒体《新闻晨报》先后刊登5篇文章,全部是关于高空抛物引发的典型事件。其中,一位85岁老伯被高空抛下的白酒瓶砸死,令人惋惜。
流血事件的发生,让当地政府及部门意识到了整治高空抛物已经迫在眉睫。于是,一场向“抛客”宣战的战役于2015年7月底在北京打响。
北京市文明办、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房产局与《新闻晨报》联手启动“高空不抛物、邻里共和睦”行动。
北京将建立一套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的发现、报告和处置机制。形成治理高空抛物的高压态势,必须要曝光一批高空抛物比较严重的小区。
同时,在向“抛客”宣战过程中,也要求运用技术手段,记录下不文明的行为,对有不文明行为的人形成威慑。北京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负责人要求,房管部门、物业公司等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让整治高空抛物的专项行动进小区、进楼宇、进居民家中、进入人心。各区县房管局将把违法的业主居住信息及时报送公共信息平台。
其中,预防工作走在前列的北京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887弄金中苑小区比较典型。该小区为25层的老式高层,共有446户居民。小区高空抛物现象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挂满垃圾抛物的景观树就像圣诞树。
今年初,小区在各楼房外立面均安装了专拍抛物的摄像头后,抛物情况锐减。特别是在6月中下旬连续逮住三名抛物者后,至今一起高空抛物事件也没发生。
香港
成立侦查高空掷物特别任务队
香港从2003年开始实行“公屋扣分制”,凡公屋居民违反公屋租约条例,诸如高空掷物、乱抛垃圾等行为,除按法例规定实行定额罚款1500元外,还会依例扣分,两年内扣分总额达到16分时,将立即取消公屋租约。此外,根据香港法例,从楼宇高空掷物伤人的较高刑罚是:罚款港币1万及监禁6个月。如果涉及更严重的罪行如投掷腐蚀性液体或误杀等,警方可引用其他条例作出检控。
为了精准地找到具体侵权人,自1998年起,香港房屋署就在各栋大楼的不同位置装设俗称“天眼”的高空掷物监察系统,以加强打击高空掷物这类不顾公德的行为。
房屋署还于2003年成立了“侦查高空掷物特别任务队”,聘请前任警务人员在不同案发地点巡逻及部署。特别任务队利用摄像机、望远镜及夜视望远镜,在空置单位内不分昼夜监视,搜集证据,侦破了上百宗高空掷物案,并逮捕了几百个犯罪分子。
国外做法
日本
从小教育孩子别乱扔垃圾
日本人口密度大,高楼林立,但人为高空抛物致人伤害或死亡的事件极为少见。原因是日本人从小就强调严禁乱扔垃圾,小学生登山时制造的垃圾,即便路边有垃圾箱也不能放,必须带到山下自行处理。从小即如此严格管教,长大后他们还会玩高空抛物的游戏吗?显然不会。
新加坡
丢一个瓶子把房子丢没了
在新加坡居住,一些小区在业主入住时就要求业主必须签字保证不做破坏环境的事,并遵守“次警告、第二次责令搬走”的规定,以此约束社区居民都遵守文明公约,不要高空抛物。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有3户人家从高空抛下了1个玻璃酒瓶、1个榴莲壳、1个塑胶容器和3个玻璃杯,被人告发后,他们分别被判坐牢18个星期、1个星期和3个星期。更为悲惨的是,他们出狱时又接到建屋局的通知:新加坡建屋局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收购了他们的住房,限令其在月底前搬出住房。以这种几乎不近人情的手段惩罚高楼抛物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人。
美国
对高空抛物重罚超乎想象
美国司法界对高空抛物秉持了一贯态度:重罚。在美国,高空抛物被视为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没有造成人身危害,也被视为一种犯罪。在民事赔偿时,法官对高空抛物的重罚重赔,远超公众想象。美国法官有一个共识:如果不对高空抛物施加重罚,就不足以阻碍那些随意高空抛物的人。美国社会治理高空抛物的若干原则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先刑事后民事,穷尽刑事侦查权的原则。第二,对证据充分、加害人明确的高空抛物案惩罚重、赔偿高。第三,社会防范的技术安排优先。第四,社会的救济原则。
》各地“高空坠物”伤人案例触目惊心
#p#分页标题#e# 近年来,高空坠物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比比皆是。
每一个悲剧,都那么触目惊心。值得人们深思。
■2008年11月24日,重庆市巴南区农民袁正敏在渝州新城2号楼下摆摊时,一根叉棍从天而降,栽进她脑袋正中,把一旁的丈夫吓呆了。经重庆市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所鉴定,袁正敏目前轻度智力缺损,构成七级伤残,颅骨缺损构成十级伤残,左侧肢体也是十级伤残。
■2012年11月的一天,早上8时许,广西桂林的陈女士来到兴安镇菜市买菜。在一家卖米的摊位,陈女士和老板讨价还价。“砰”的一声巨响,还没等人反应过来,一大块水泥板从天而降,不偏不倚砸在陈女士头上。卖米的老板和附近的人都吓呆了,他们赶紧打了120、110。由于水泥板过重,陈女士不幸当场死亡。
后经民警调查,住在三楼的杨某主动出来承担责任。杨某说,几个月前,他将这块水泥隔热板放置在空调外挂机上面。放置的时候,还有人提醒过他,让他小心点,别掉下去砸到人了。杨某不以为然,自己摆弄了几下,以为牢固了。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
较终,杨某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13年9月19日,这天是中秋节,当天下午5点40分,武汉市民潘先生准备进入红钢城二街坊某门栋3楼回家,刚走到门栋口,突然被楼上一个坠落的花盆砸中头部倒地不起,随后,他被送到武钢总医院抢救,下午5点55分抢救无效死亡。
■2014年6月8日下午5点钟左右,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璜土镇桃花源小区的一幢24层的高楼前,一名22岁的女子被从顶楼扔下的砖块击中头部,当场死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闯下如此弥天大祸的竟然是两名8岁的贪玩男孩。悲痛的死者家属将两个小孩及其监护人,还有小区物业公司一起告上法庭,索赔相关费用70余万元。
■2014年8月16日晚7时许,住在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某小区13楼的周某刚做完晚饭后,将切菜用的砧板竖立放置在阳台防盗网下面铺的塑料板上。当晚7时30分许,砧板从防盗网下方的缝隙中滚落,砸到从楼下经过的被害人杨某的头部,杨某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2015年4月19日午后,北京市85岁的王老伯在公园里打牌,谁料,一个空酒瓶从30米外高楼扔出,直楞楞地砸在了王老伯的头顶上,王老伯于第二天不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