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涂豆豆/文 张成/摄)
一封读者的来信
尊敬的东楚晚报记者先生/小姐,您好!
我是贵报的一名忠实读者,今年68岁,家住黄石港区青山湖3号湖附近。作为老黄石人,我见证了青山湖几十年的变化,欣喜过,担忧过,也心痛过。如今,看到青山湖综合治理被频繁提到,政府有关部门也付出实际行动,进行清淤,有了明显的效果。有时在梦里,我好像又回到小时候,在青山湖游泳、采莲、钓鱼。随着青山湖治理的步步推进,相信山清水秀指日可待。
青山湖1号湖、2号湖、3号湖、4号湖,代号命名,辨识度不高,让不少外地人来黄晕头转向。即便是黄石本地年轻人,对青山湖的历史由来,也没有任何记忆。怀着对青山湖的热爱之情,我今天特意致信贵报,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大家一起为青山湖4个子湖命名,记录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留住乡愁。
读者 郭胜福
2015年8月1日

青山湖1号、2号、3号、4号具体所指
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4日上午,记者奔赴青山湖现场。
1号湖、2号湖、3号湖、4号湖,具体指的是哪个湖?这让来自外地的周小文也犯晕了,“能否取个名,这样方便记,也好找路。”据市水利局湖泊管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青山湖共49.26万平方米,岸线长7800米,分为4个子湖。其中1号湖面积居首位,共有22.78万平方米,具体位于湖师北门,水上莲花剧院附近,青山湾部分属于其副湖。2号湖连通港,面积是1.92万平方米,起于谭家桥,止于二医院。3号湖位于市劳动就业局和原黄石日报报社附近,面积有7.2万平方米。4号湖,常被称“市委湖”,位于老市委至长江边,九曲桥附近,面积约17.35万平方米。去年,青山湖综合治理,首次被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让广大市民再次燃起希望:碧波荡漾、杨柳依依的青山湖指日可待。目前,1号湖和2号湖已完成清淤治理工作,3号湖和4号湖清淤在积极实施中。

青山湖的历史渊源
翻开黄石市志,从一张发黄的《大冶县总图》中仍然可以辨认出,在上个世纪初,青山湖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和磁湖连在一起。当时湖边的湾子叫张家庄,大家都习惯称这个湖为“张家湖”,也有的叫“南湖”。解放后,张家湖被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湖泊:磁湖和青山湖。湖水清澈,与幽幽青山相映成趣,后来大家都把它称为“青山湖”。
市志记载,上个世纪80年代,青山湖是我市第二大湖泊,整个湖面面积有0.62平方公里,周围群山环绕,山水相连,风景优美。湖区盛产莲藕、鱼类,是全市重点渔业基地之一,有“活鱼库”之称。同时,它也是黄石港地区的调洪蓄洪湖,是保护港区市民生产、生活的天然水库。
后来,修建黄石大道、湖滨路,填湖造地,如今,青山湖湖面急剧萎缩,整个湖区由一个整体变成4个相连的小分湖。2号湖连通港连接1号湖和3号湖,3号湖和4号湖被黄石大道隔开,分布两处。曾几何时,沿岸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泄,青山湖惨遭“毁容”。自此,青山湖保卫战的号角长久吹响。

统一称作“青山湖”,还是再添新名?
“按照‘一年治理、两年美化’的总目标,尽早开始综合治理,让市民早日共享秀美风景。”去年12月14日,市委书记周先旺实地勘察青山湖时说。
30余年青山湖治理史,黄石举全市治理、积跬步之功,市民眼里的风景越来越清晰了。
闲暇之余,不少市民饶有兴趣,想给焕然一新的青山湖子湖取名,“1号、2号、3号……太随意的称谓,得有点黄石历史底蕴才行。”
是统一称作青山湖?还是在原有青山湖名称外,再增添新名?
“青山湖被一分为四,统一称为青山湖,辨识度模糊,区分度不明显。”黄石市文化名家、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声高说,治理后的新湖,理应再增添新名字。李声高说:“一个地名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符号,蕴含历史文化记忆,对城市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比如黄石的朝阳阁、箭楼下、皇姑岭等地名,会让人联想到地名后的历史故事。一些新地名,比如澄月岛、飞天白鹭等,也颇有诗意。“个人认为,无需4个子湖各自取新名。”李声高说2号湖面积小,是个连通港,建议可与1号湖统称“青山湖”,保留市民熟悉的地名。而3号湖和4号湖可合在一起或各自命名。
李声高据史料考证,解放前,3号湖和4号湖是相通的,每逢端午在此举行划龙舟比赛,附近一块地称“擂鼓墩”,可否取名“擂鼓湖”或是“龙舟湖”?让人不禁联想起当时的热闹景象。如今4号湖江边附近保留有南宋时期的摩崖石刻——“醉吟涡”,被深藏闺中,能否取名“醉吟湖”?既诗意,又顺带保留历史文化遗产。

征集启事:你会帮青山湖子湖取啥名?说说你的想法和意见。即日起,本报联合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向广大市民征集青山湖子湖名称,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可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件、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进行参与。联系电话:6537777或13995950526(涂记者),电子邮件:906567385@qq.com。网友可@东楚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