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纪明 张金才)仲夏的傍晚,微热的山风袭来。灵乡镇曹铺村洁净的广场上,村民们悠然自得,自娱自乐:七八个村民围坐一起,聊着新近的奇闻异事;不远处,几个年轻小伙子挥汗如雨地打着篮球;广场的另一边,一群老年人在《较炫民族风》的乐曲声中,跳着欢快的舞蹈。
距灵乡镇区15公里的曹铺村,原来是一个以农业、打工经济为主的贫困村。曹铺村的变化,与领头人郑成林密切相关。
2007年,郑成林利用劲牌公司毛铺酒厂三分厂落户曹铺村之际,组织村民成立三方协议的劳务公司,为酒厂提供顶替班业务,顶替班村民月收近三千元,增加了村民收入。
年底,曹铺村换届选举,在村民强烈要求下,郑成林参加了村干部竞选并高票当选,成为曹铺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刚刚上任的郑成林,做的件事就让村民刮目相看。他把自己的劳务公司交给村里作为集体经济。此举,不光取得了全村村民的信任,也坚定原本松散的村委班子成员的信心。
村里欠债多,他和村干部一起销售村里的800坛金柯辣椒。“不卖不行,村里账上只有6000元现金,还欠村干部的工资。”郑成林说。他拉着村干部,走乡镇、跑市区,四处卖辣椒。村干部有事忙不过来,郑成林就把家人叫过来,帮忙装货卸货。经过一个月的忙碌,800坛辣椒换来了近3万元现金,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要想富,先修路。
昔日的曹铺,除了建设酒厂而修建的两条主干道,其他的地方都是泥巴砂石路,晴天灰、雨天泥的环境让村民苦不堪言。
想修路,钱不够。郑成林向上级单位争取政策资金,并带动全村人自筹资金,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
至2009年,全村所有主干道及村组道变成了水泥路面,村民行路再也不见晴天灰、雨天泥了。随后,在郑成林的带领下,全村实现户户通硬化。3年来,曹铺村对10条路20公里路段进行了硬化。
上月底,投资近70万元,安装在村路和文化广场的240盏路灯亮了,村民再也不用走黑路了。
毛铺山区的环境是惬意而优美的,村民的生活是安静而舒适的。然而每到夏天,村民都要碰到一件不惬意的事情,那就是干旱没水吃。一年多的时间,郑成林跑相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硬是凑了近80万元。
2010年,全村自来水开通,曹铺村10个组、200多户、1000多人喝上了清洁的水,再也不用为夏天的干旱而发愁了。
村里孩子考上大学奖励800至1000元,考上大冶一中奖励600元。所有的新农保,村里每人补贴50元。村里为村民统一购买平安保险一份,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人寿保险一份,为过世的老人出资2000元的安葬款……
如今,当初上交给村里的劳务公司每年有近100万元的收入。曹铺村在郑成林的带领下,丢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曹铺村有个好当家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纪明 张金才)仲夏的傍晚,微热的山风袭来。灵乡镇曹铺村洁净的广场上,村民们悠然自得,自娱自乐:七八个村民围坐一起,聊着新近的奇闻异事;不远处,几个年轻小伙子挥汗如雨地打着篮球;广场的另一边,一群老年人在《最炫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5849/







